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次走访

(2011-05-31 18:06:31)
标签:

驻马店

一警

一员

一干

大走访

杂谈

     五月三十日上午八点二十分,我刚刚在办公室看了几页子的书,办了一点小事。负责走访工作的李希同志的电话便打来了,他在电话中告诉我:我们必须今天到关津去,因为市里面又发下来了一个文件,要求近日走访队员们要到村里去,一方面是落实市里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我们在麦收期间了解一下农户的情况。
    挂掉电话后,我便急急忙忙的从单位里向家中走去!我得回去背我的走访包,得带着我的相机,更得带着前次去时所记录情况的笔记本,再有,根据经验,这一次去时我还要带上一个喝水的杯子,因为我是不喜欢喝矿泉水的。一一切准备就绪后,我重新返回到了单位。正好李希此时又给我打来了电话,他问我:准备好了没有?我告诉他:一切就绪!于是,他便让我在大门口等他,他开车马上就到。
    待李希把车开来时,我才知道,今天的走访也就只有我们两位,其它的同志都因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不能和我们同往。
    在加油站加了一箱的油后,我们便绕行高速公路,由驻马店直达新蔡去了!
    到关津时,已是十点半了。可能是因为麦收的原因吧!乡干部们差不多都已下去工作去了,在乡政府里面的就只有向个留守人员,他们告诉我们:“现在干部们都直接下到村子里去了,有事你们就打他们的手机,或者直接到村子里去找他们。”此时的我们看看时间,觉得此时再往村子里赶,怕有点不现实。即使我们赶到村子里,估计也快到吃饭的时侯了,不如先返回县局吃过中午饭后再来。
    这样决定后,我为李希同志在关津乡政府院内拍上一张照片后,我们便又驱车返回了县局了。
    午餐后在县局给我们安排的宾馆里午休了一回后,我们俩便开始向乡里赶去了。
    为了不打扰县局的同志,这次到村子里去,我们没让县局的同志陪同,也没有再拐到乡政府去,而是,直接把车开到了李希所负责的万庄村。
    因村子里路窄,我们不得不把车停在村口。然后步行,一边往村支书的家中走,一边顺路向正在晒麦、收麦的群众了解一下今年麦收的情况。
    一位五十多岁的农人正在和几个年轻一点的农人在讲些什么,看到我们俩走过来,忙停下他们的谈话,向我们热情的打起招呼来了。我们随及也加入到了他们的谈话中了,实际上,因为我们的加入,他们的话题也迅速的发生了转变。几个人七嘴八舌的向我们讲起了今年的麦收情况了。老农人说:“今年的麦子可不比去年的,产量只是六、七百斤,减产了。不用问,今年麦收的减产原因还是怪冬季时没有下雪造成的,是天气干的原因。当我们把我们此行的目的告诉他们时,他则很明确的说:没什么事,这些年党和政府没少照顾我们农民,县、乡、村几级领导都领导的好,他们经常到下面来转转,一些乡干部没少给我们想办法,没啥问题。
    为了忠实的记录下此次的走访活动,我让李希和那位老农合了一张影,以示留念,当然,。这也便于我们向市里主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汇报。
    在几个农人的指点下,我们直接向村支书万立峰承包的地中走去,因为支书的地在村子里的东面,所以,沿路我们又向一些农人作了走访宣传,最后,才来到了万支书的地中。
    正在忙着卖粮的万支书一看到我们俩,便急忙从他的那块地中,翻过一条无水的路边沟,来到了我们的跟前,稍事寒暄后,我们便切入了正题。
    此次来的目的,主要便是按市里的要求,督促村子里尽快的弄一个政策宣传栏,把党的政策及时的传达到最基层的群众中去。
    万支书告诉我们:“你们走访干部的公示牌子我们都已做好了,也都粘贴到了村子里的主要地方了,除你们上次来粘贴的外,我们又在学校、村委会、集中住户的地方,粘贴了五张大的公示牌子,估计你们来时也看到了吧!”
    “是的!我们看到了,搞得不错!”我肯定了他的做法。
    万支书告诉我们:“目前村子里最大的问题便是我们脚下所站的这条路的事情,这条路是县里为我们修的道路,是为了达到灌溉农田的目的而修的,这在大的方面是为全体村民们所想的,但在小的方面,因为它是在农田中冲开的一条路,所以,一些农房的农田被征用了,有的征用了很多,有的很少。当然了,不被征用的村民们是皆大欢喜了,因为他们的地一点没动,将来水管子埋下去,全部田里搞成了自动喷水、自动浇灌的水管,那该有多舒服啊!所以,被毁坏农田的村民是不满意的,当然,县里也答应了,尽量不让群众吃亏,尽量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满意,不过,这件事县里还没有做好,至于如何去做,只能等等看了。”
    李希告诉他:“上次我们已和县地税局的有关领导谈过这件事了,地税局有关领导为这件事也特意去找了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得到了答复是尽量的让征用田的农户满意,尽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满意。”
    万支书笑笑说:“只要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满意就行了。既然是为大家做的好事,我们的一些村民也应该做出一点贡献的,这一点大家还是都能理解的啊!”
    在和万支书聊天的当儿,我看到他的田里坐着几个闲人,这几个人不象是干农活的农人,因为他们只是坐在一辆车的前面在闲聊,在他们的前面摆放了许多的袋子,我弄不明白他们是干什么,于是,便向万支书提出了这个疑问来了。
    万支书告诉我们:“他们这些人是专门来收粮食的,现在收麦也不用把它弄回家里去了,你没看吗!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打麦子,打好的麦子一出来,他们就直接给你收走了,现在的农户也基本上不再干什么活了,几亩地的活,一天都弄利索了。现在的农民好过得多啊!”
    经万支书这么一讲,我才明白这几个人的来由,也深感科技发展的迅猛啊!
    和万支书聊了约半小时,我怕耽误人家工作,便和李希向他告辞。但为了能更清楚的向领导反映情况,我特把今天的工作情况及万庄村的这条路及村子的大概情况照了下来,以便大家了解。
    根据市里的要求,我们这次走访要在村子里呆上几天,但今天上午我们又到乡政府时,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则向我们建议:不要再到村子里去了,因为有些村子正在农忙。如果我们此时进村,支书还得抽出时间来陪同我们,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大收的。最好还是再过几天再来吧!
    对于他们的意见,我和李希及县局的有关领导当场也合计了一下,觉得他们的建议是合理的,我们现在还是不便于到村子里去的,不如按乡里的建议,再过几天再来为好。在集体商定后,我们离开关津,把县局领导送回县局后,我们便驱车返回市里。
    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安全返回家中。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第三次走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