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我的连
(2009-04-28 23:24:05)
标签:
司务长指导员战友我们俩高机连河北杂谈 |
下午近三点时,我按照战友给我发来的联系方式,拨通了司务长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女人的声音,当她问清我是谁后,便把电话交给了王司务长,我一听电话就知道是王林栓司务长,他的声音没变。可他已经记不太清楚我了。当我给他讲清楚我是那年兵时,他才从记忆的深处把我青年时的形象给挖掘出来,他告诉我说:
“昨天咱部队的张海成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是在博客中认识了你,你是高机连的。问我认不认识你,我告诉他,只要报说是高机连的,就没错。”
“张指导员是和我在博客中认识的,但他任指导员时我已经离开了部队了,我走时你还只是咱连的司务长啊!听说后来你当了指导员。”
“是的,彤琚,我后来任了咱连的指导员,接我的职务的便是海成,我们是老乡。他以前曾在汽车连干过,后来调入咱连任指导员的。”
司务长告诉我张指导员曾在汽车连干过时,我头脑中迅即闪现出了新兵连的后期,当时我们连刚从南苑回本部,新兵没地方住,便住在了汽车连的房子里,汽车连的那几个干部还有自愿兵,我差不多是都有印象的啊!我们毕竟是住在汽连近一个月啊,再说,到老兵班后,我们和汽车连也只是隔了两个连队,一个是八五连,一个是一00连,前面那排便是汽车连了,他们的人我虽叫不上名字来,但也都面熟,想必张指导员我可能也见过吧!只不过是现在我弄不清是哪位老兄了啊!
今天王司务长还告诉我一则信息,便是为我写的长篇小说《绿色年华》写序言的陈主任也曾是我们高机连出身,还有很多高机连出来的英才,看来高机连的确是出人才的地方,真是名不虚传啊,尽出高级人物,年轻人当兵可要选择到高机连啊!
高机连就是出高级人才的摇蓝啊!
当我问及当年的温指导员的联系方式时,王司务长可就犯了难了。他一很不好意思的告诉我:“我也把他的联系方式给弄丢了,以前咱们连的几个连干的地址我都有,但后来搬了几次家后也都找不到了,也很少和他们联系,离开部队后都很少联系了。停一段时间我给你问问后再告诉你吧!”
我当兵时的几位连干是这样几个人:
连长:唐书宝(安徽省巢湖人),曾在北京卫戍区蓝球队工作,我们俩是最好的球友。
指导员:温丰潮(河北邯郸人),转业后分在邯郸市某银行工作,现已离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工作者。
副连长:孟庆华(江苏沛县人),行武出身,我们曾在一起切磋武术。
副指导员:梅忠芳(安徽省砀山人),是把我从一个学生带到部队的带兵人,特务连出身,使得一手的好拳棒,也是我们新兵连连长,更是对我最关心和爱护的领导,也是我最信任的领导,曾带领我参加过卫戍区比武,亲自训练我们几位示范队员。
一排长:名字不祥,河南南阳人,自卫还击战下来的干部,战时系某部汽车兵。
二排长:罗典辉(湖北人),是我排排长。
三排长:(河北人)石家庄步校刚刚分回的学生,姓名不祥。
我部因当时担任国防施工任务,所以,几个排很少能在一起,排与排之间相隔很远,所以,对其它排的排长,我根本也就不知道姓名,只是认识。
我是二排五班的战土,我们班原组成如下:
班长:熊化安(江苏泗阳人),七九年入伍,现在上海某公司工作,已和我取得联系;
副班长:屈梦珠(山西人),八0年入伍,曾任红一连一班长,是我团最优秀的步兵战士之一。后调入我连,是和我接触时间最长,也是最初带我的人,他教会了我很多的步兵知识,后我们俩曾单独随四连三排在一个山头上干了一年。但他家乡的具体地址不祥,我多次在梦中见到他。
老战士:杨玉良(山东肥城人)八0年入伍,身高一米八四左右,是很关心我的一位老大哥。
老战士:韩文杰(山东临清人)八0年入伍,少时曾接受家传武术训练,我一到老兵班,我们俩便接成了最密切的武术关系,几乎天天在一起练武术,全班在我俩的影响下,除班长和副班长外,都开始习练起武术了。
老战士:李存胜(河北衡水人),八0年入伍,是一位最关心新同志的老大哥,我在部队的被子和衣服均是他帮助洗的,是一位最受全连称赞的老兵。存胜兄喜欢唱歌和打拍子,他常常在我们临睡前,站在我们班的中间,一边打拍子,一边为我们唱歌。他对我的生活最是关心,我回到地方后,多次向妻子讲起过我的这位好老兄的,真希望最快的和他取得联系。
战友:雷大明(四川宜宾人),八一年入伍,爱好打乒乓球,后调入汽车连开车,因他比我早当一年兵,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的融洽,我每晚练功时,总会把大明举到我的头顶几下子。大明比我小一岁,那时的身高可能就是一米六八、九左右,却比我早当了一年兵,他当兵时,应该是十五岁多一点,后来在我和韩文杰老兄的带动下,也开始练起了武术。
以上是第一年的情况。
第二年的组成,因第二年特别的零乱,我和班里的其它同志都是各占一个山头,记得五班长可能还是熊化安,但屈梦珠已调到八班任班长了,杨玉良老兄也调入其它班任班长了,大明到了汽车连,文杰兄光荣退伍,存胜老兄也调入到了其它班任班长了,一个山头上只有我和一位刚从外班调入我班的老同志,因相处时间特别短,所以,至今想不起他的名字来,请这位老兄原谅。
两位新兵:
李永军,天津兵,曾在天津某武术队接受过训练,也曾是很优秀的跳高运动员。他一来我们就成为了最好的拳友了,我们天天在一起练拳,我向他学习了张飞拳和飞龙长拳。但现在均已忘记。从韩文杰处学得的黑虎拳,我也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他。我们俩一度是最好的拳友。
王振宇,江苏武进人。是一个很文静的战士,他不喜欢武功,也不喜欢练拳,但他喜欢跟着我们看练拳。
第二年的上半年,我们三位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八三年王振宇因急着回家办厂,便和我一起退伍,李永军因是部队的才子(他一到部队就多次在解放军报发表文章,后来可能是考入到的军校,后来的情况不祥。)
以上是和我关系最紧密的战友。如果这些战友能在网络上见到我的文章,请在我的博客上留言,我特别的想念你们啊!
另外:我的最亲密战友还有陕西户县的张吉会和马越涛,当然,还有南京的唐东、聂明等几位老朋友,真希望今生还能和弟兄们相聚一起,畅谈昔日的故事啊!
真希望能通过网络联系到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