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配镜
(2008-10-15 16:50:51)
标签:
妻子中心医院丝状球体度数杂谈 |
选定了时间,但却又对到哪家医院产生了疑问,妻子听说是市一医院的医生好一些,我则坚持认为还是中心医院的经验多一些,据妻子单位里的人介绍,说是市里的一家中医院里,有一眼科,技术也相当好,名气颇大。究竟到哪家医院,我们犹豫不定。最后,按妻子的说法,骑车向着市一医院出发了。
我们沿中华路而行,但骑至中心医院门前时,妻子突然改变了主意,她停下车子后对我说:“不如咱先到中心医院去看看?”
“行啊!多看几家妥当些!”
我们把自行车存在医院的门前,然后,走进医院。
妻子到挂号处挂过号后,我们便到电梯处乘电梯来到了位于五楼的眼科。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挂她的号的那位专家却不在诊室,问打扫卫生的一位女士,她说:“这位专家因年龄大了,所以,她是不经常来的。”
“那为什么还要设她的专家号呢?”妻子有点生气的问。
那女人回答:“隔壁的那位主任也是专家,你们可以到隔壁去看啊!”
在那位女子的指示下,我们来到了隔壁诊室,诊室里只坐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妻子把所挂的号拿给他说:“您就是专家吗?”
“噢!不!某主任正在另一间房子里,你们可以到对面的那间诊室去。”他一边说,一边又把妻子所挂的号交给了妻子的手中。之后,我们径往对面走去!
对面的诊室里只有一位五十多岁的人在打电话,他见我们手拿挂的号走了进来后,他急忙用手放下电话听筒对我们说:“你们先到刚才的那间屋子里吧!我马上就完!”说完,他便又打起电话来了,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刚才的那间诊室内等待。
在等待时,那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问我妻子怎么回事?妻子便把眼中的丝状物向他阐述了一番。他说:“这是玻璃球体浑浊,一般人到了四十岁的年龄时,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也不好治啊!”
正当妻子准备祥细的向他询问时,对面打电话的那位主任走了进来,因病号极少,他坐下来便开始询问起妻子的情况来了,妻子又向他重复了一遍后,他的回答和那位年轻人的如出一辙,都说是玻璃球体浑浊,不过,他又给开出了一张检查眼底的条子,他让我去三楼刷卡交费。
我跑到三楼,在刷卡处交过费后便又步行上楼,待我回来时,妻子的眼已经检查过了,还是那个结论。那位主任医生说是没什么关系,也不用什么眼药,他建议妻子去配一个眼镜。
我们很快的离开了医院,之后,便向一家在本市很有名的眼镜店走去!
我们进眼镜店时,里面也是没几个人,似乎是就我们俩位,其余的则均是他们的服务人员,妻子把情况向他们说明后,一位稍胖一点的眼镜验光师便开始给妻子验起光来了,经半小时左右的测试,终于测出了一付适合她眼睛的度数,大至是一百五、二百,属于那种可带可不带的区间内,但为了防止度数增高,我们决定还是要配一付的,以适合她晚上看电视用。
于是,几位女服务员便开始为妻子配什么样式的眼镜,选什么框子,选什么价位的片子大忙了一阵子,最后,经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一付二百八十元的价络敲定,这比他初时所报出的价格,降低了一半。这是妻子努力的结果,也是她日常买菜、购物时练就的基本功,看来,她砍价的功夫还是不错的。
今天这事,出去时犹豫不定,但没想到实践时却又如此简单,这样,其它的医院也就不用去了。
从眼镜店里走出,妻子到市场购物,我则一人骑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