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CCCA中国博客文化研究会的版面上断断续续的学习了关于于丹的几篇文章。是一些网友针对于丹的情况给大家作的介绍。于丹在百家讲坛上所讲的那些内容,我是一期不少的全部看过,但自问有没有什么收获?只能是因为自己头脑愚钝,随着大家在电视上看看热闹而已,在于丹教授讲课时,随着她的引导,似乎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真正轮到自己身上时,难免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迷惑。
在听过于丹教授的讲课后,我也常想自己以前的过错,有时总还会对某件事耿耿于怀,觉得那件事办得甚为荒唐,于是,便由此产生一些懊悔感来,接着便是心中的不愉快,每逢此时,便会把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给忘到脑后,仍然是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心脑就是不向教授所讲的地方去回忆,这可能就是在自己的身上理论与实际的脱钩吧!或者说是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能随心所欲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吧!
按照于丹教授所讲,一个武夫可能在年青气盛时爱好和别人挑衅,因为血气方刚,经验不老到,故而,也常常佩带一把长剑什么的,这是因为功夫还不到家的原因。也许他长到了三十多岁时,他就不再佩带一把长剑,而是手拿一根棍子,就能自如的对抗敌人了。此时,因为经验的逐步增长,性格的逐步成熟,自我的敌人也就愈来愈少了,等到长到了耳顺、古稀之年时,随着武功的增进,那就什么也不用拿了,只用自己练成的真气,足以对付外敌了。这虽然是武侠小说上得来的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也就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任何知识,只有把它掌握得透熟,才能真正的拿来为我所用。
对于于教授的心得,我想也是这个道理吧!
自己有时还对某件不顺心的小事滋生一些小气,不能随时的把于丹心得运用到自己的身上,这肯定还是学习的不够造成的。如果真正的把教授所言,句句记在心中,达到那种运用自如的地步,我想,一些缠绕平凡人的一些烦恼,也就会逐步的消减的,时常品味、摩按于丹心得,久而久之,把它烂熟于心,这不但对于平和自己的身心有益,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倡导的打造和谐社会,也是大有益处的!
对我个人来说,抽时间还是得多学习几遍于丹的论语心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