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四 《拿来主义》练习(附答案)
(2012-04-05 12:49:09)
标签:
杂谈 |
《拿来主义》练习
一,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注音,书写均无误的一组是( )
A.残羹冷灸(gēng) 冠冕堂皇(miǎn)
B.鸦片(yā) 脑髓(suǐ)
C.自栩(xǔ) 玄虚(xúan)
D.吝啬(sè) 蹩进(piē)
二,下列词语中加黑字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长歌当哭 得当 当天
B.无缘无故 变故 事故
C.博而不精 精华 酒精
D.一一列举 举例 举止
三,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①南京的夏季是气温最高的地区之一.
②只要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会有真才实学.
③这时全场人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④经过努力,王琳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⑤一个科学家能够以自己杰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非常荣誉的事情.
⑥他战胜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显著成就.
⑦大会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④⑥⑦
四,对以下句义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奉行的是闭关自守的政策.)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鲁迅先生充分肯定了"送出去".)
③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先生十分形象地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
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只要坚持和实行了拿来主义,文艺就会成为新文艺.)
五,阅读并回答问题.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1.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2.以上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结论是什么
3.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六,下面一段文字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类比论证
答( )
七,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②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③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④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1.本段文字第一层应划在(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2.首句与②③④句的关系是( ).
A.解说 B.递进 C.总分 D.条件
八,指出课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1.拿来
2.使用
3.毁灭
九,指出下列比喻的本体.
1.主人
2.宅子
3.新人
4.新宅子
十,分析第8,9段使用的比喻论证手法.
1."大宅子"比喻:
2."孱头"比喻:
3."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的"昏蛋"比喻:
4.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一切","欣然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比喻:
5."鱼翅"比喻:
6."鸦片"比喻:
7."烟枪和烟灯"比喻:
8."姨太太"比喻:
十一,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十二,句意理解.
1.《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 .
A.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
D.文章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2."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正确理解是 .
A.反映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
B.中国人信奉"小国寡民"的思想,习惯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
D.反映有些中国人对外国人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排外思想.
十三,阅读分析:仔细读第3-7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3段文字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
A.比喻论证 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 D.因果论证
2.第3段的中心是 .
A.揭露"送去主义"自欺欺人的危害及实质.
B.讽刺尼采自诩太阳,反对"送去主义".
C.反对"送去主义",主张"拿来主义".
D.主张"拿来主义",反对不给子孙留点礼品.
3.第4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4.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处表否定,第2,3处表强调,第4处表特指.
B.第1处表否定,后3处表强调.
C.第1,2处表否定,第3,4处表特指.
D.第1处表否定,后3处表特指.
5.第5段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承启,其理由是: .
A.前文揭批了"抛给"的实质和后果,下一段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具体做法.
B.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一段再次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了"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前文揭批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后果,后文提出"拿来主义".
D.前文分析了"抛来"与"抛给"的区别,后文提倡"拿来主义".
6.以上5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对比论证 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 D.举例论证
附
一,B
二,A
三,D
四,①③④
五,
1.鲁迅先生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
2.举例论证的方法,进一步批判了"送去主义".
3."尼采""发了疯",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作者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六,A
七,1.B 2.C
八,1.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2.对中外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应持的态度 3.对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东西应持的态度
九,1.能够实行拿来主义的人 2.中外文化遗产 3.能够实行拿来主义,善于吸收中外文化遗产精华的人 4.新文化
十,1.文化遗产2.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3.虚无主义者4.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5.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6.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必须区别对待7.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8.供剥削阶级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
十一,借代,反语,引用.
十二,1.B2. C.
十三,1.B 2.A 3.C 4.D 5.B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