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基地申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学科教学研究工作,整合我校体育教研组的教学研究骨干力量,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深入研究并及时解决体育课程操作中的实际问题,以研究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为工作重点,努力挖掘校本资源,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开发具有本校教育特色的体育课程,探索如何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培养特长,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服务教学的原则。学科基地的工作,要从有利于学科教学,
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科基地成为全区体育课程教学的研究中心和学生学习的资源中心。
2、通力合作的原则。依托区教研室,聘请省、市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组成专家组,指导我校体育学科教师,共同推进基地建设,保证学科基地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科研引领的原则。以体育实践课“常态化”教学为主阵地,贯彻新课改精神,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4、自主创新的原则。教研组应重视理论学习,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在基地建设工作中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勇于创造和探索经验。
三、组织领导:
1、基地主任:
xxx(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
基地副主任:xxx(政教主任)
2、基地指导员:xxx(
中学体育教研员)
3、基地外聘专家:xxx
4、基地工作小组成员:xxx xxx xxx ……
四、工作职责
1、基地成员在基地领导和外聘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下,进一步提高运用新教材的水平,内化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实效。同时通过课堂展示、做讲座等形式,发挥我校体育骨干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为推动学科教学起到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
2、基地成员要在领导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和学校所处的区域环境所具有的丰富教育资源这一优势,进行体育课题研究,落实课程的常态化。通过开设针对某一资源的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教研组内共同讨论,各抒己见,群策群力,达成共识。要求骨干教师都必须参加课题研究,每学期撰写一篇学科教学论文或教学研究心得、教学案例,为全区乃至省、市科学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资料。
3、基地要每学期邀请外聘专家成员来校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就新课程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抓实、抓好学科基地建设,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课改动态和信息,提供给兄弟学校参考,配合体卫艺站积极承担并完成好学科有关工作。
4、基地要认真办好学科网站,加强资源库建设,搭建学科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教学理论、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基地将以此作为工作的宣传窗口,及时向全区体育教师展示基地的工作进展情况。
五、发展规划
体育学科基地建设发展宗旨是以点带面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1、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加强我校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的培训,打造骨干教师队伍,创建学科品牌。
2、开展一系列的教法研究,教学评比等活动,积极地组织体育教师参与各种培训、教研活动及各级论文报告会,善于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积极发表教学论文和教学经验文章,争取在江岸区甚至武汉市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3、认真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特点之间的契合点,切实完成高中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4、积极探索高中体育课改的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使我校高中体育课改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能够指引体育课改的前进方向,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
5、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开展教法和学法研究,积极开展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活动;积极参与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完成各级体育教学比赛任务。
6、不断地完善学科基地的各项硬件设施,为全区的教育教学工作做贡献。
xxxx体育学科基地申请小组
2011年6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