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12日 五谈玄奘如何走西行路

(2006-10-17 12:14:45)
分类: 西行漫记
 
(跟我的西行博客留言者说几句话。)
 
玄奘西行,行脚僧打扮,骑白马,举禅杖,静态地看,是一幅画,人物若乘风飒飒,脚踪不停。动态地看,疏忽而来将若远逝,使要远行的人不由得意兴勃发。
 
前几天,我经常在想,玄奘大师西行的时候,要吃苦,要为法忘躯,要灭心魔,要达凡情,无不需要智慧来完成。他经历的都是大灾祸,大灾祸、大磨难,那都是命定的缘数,回避不过的。他有没有遇到一些小小烦难,譬如说金钱贫乏、小人设局?就算自古以来没有穷死、饿死的和尚,难道他果真连小人都没有遇到一个?那可真成奇迹了。
 
人这一辈子,不遇见三两个小人,实在不可能。虽然玄奘是出家人,但他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修行的人,其后才是个得道的人。阅尽世事,方得历练;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也不过是这个道理。奘师是个积年修行的人,善行随身,所以才有“唐僧肉”之说,否则,一个叫人占不到便宜的和尚,有啥修行可言,有啥功德可做?只是不晓得玄奘遇见那一心一意要吃唐僧肉的现实中人,他何以自处?何以自保?何以彼此成全?
 
《玄奘传》中,奘师身边人物,均是大英雄、大豪杰,或者帝王将相,或者世家名流,不劳作者与奘师有所臧否。在《西游记》中,玄奘所遇,又都是些上天入地、大有来历之天神天仙,读者只有叹服的分儿:两书中并无一个小人。而我们不大熟悉的人物故事,主要是在《大唐西域记》中,内中记载各色人物奇遇,但是自始至终,奘师委实没有说一个人的不是。难道,难道,奘师天才,蒙上天眷顾,佛祖保佑,以至于如此,十九年走几万里路连个小人都没遇到?
 
然也?其实不然。实际上,奘师必然遇见大批这样的人。不过,他所采取的对待办法,跟我们普通人肯定不一样。
 
我想,遇见那些贪、嗔、痴、妄的人,奘师一定首先是坚定了自己取经的决心,要取得真经,帮助炽热人心从万丈红尘中解脱出来。其次,奘师一定是用佛家的慈悲心,善施与,把凡别人向自己欲求索取的,悉数予以满足。如此,方不枉“累世修行的好人”,不枉人与妖都渴望的“唐僧肉”。
 
也许,人的一生,是要有一些“唐僧肉”精神才好。予取予求,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现在的世道人心,当然是比以前更加炽热、深重,陷于红尘,也比以前更多过错。
 
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用真经,费尽心力,自己清凉,清凉别人?
有没有人,愿意做一个无怨无悔的唐僧,只问付出,只求得道,而非名利虚荣?
 
最近,我的西行博客上有一些留言,既不符和佛法的精神,也不符和儒教的精神。甚至还违反了互联网的文明精神,揣测、侮辱、漫骂、恐吓,叫人十分难过,更加觉得有探讨玄奘精神、唐僧肉精神的必要。
 
去年曾经有一个段子,有人将它作为自己的msn签名档:
如果你见到一个骑白马的人,他不一定是白马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如果你见到一个长翅膀的人,他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我很想借用它的格式,说句话给有些人听:
“如果你在我的博客上留言,你没有好好阅读,却对文章大加揣测,对作者恶意攻击,甚至不惜说出一些有损自己人格的话来,你一定不是普通的过路网友,而是借口佛法、自称三宝弟子的不肖混混。你所做的不应该是在这里隐身骂人(虽然我能查到ip,但是我不公布、我可以假装不知道。),而是回家面壁思过,安静反省。”
 
我不象佛祖,可以为你说法,叫人幡然悔悟;也不能够象唐僧肉,可以遂人之欲,令人心想事成,立下成佛成祖。但是,我至少可以作到玄奘大师那样,诲人不倦,我以为这样庶几接近玄奘大师舍身忘死为众生求大道的精神。
 
如果你见到一个骑白马的人,他不一定是白马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如果你见到一个骑白马的人,请你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时机,在内心里好好想一想,他为了什么,走了那么远的路,吃了那么多的苦,而且,不是为了自己能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