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明嘉峪关、走古河道过界牌关、宿悬壁长城边

(2006-08-29 10:54:38)
分类: 西行漫记
明贤

(附录)黑山岩画

http://mingxian.fjblog.cn/UploadFiles/2006-8/829939352.jpg

    黑山石刻画像,在嘉峪关市区以西约20公里的嘉峪里。这里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山沟宽约24米。画像石刻散布在悬崖峭壁之上,共30余处,绵延约1公里。画面古拙,手法粗犷有力,岩石呈黑紫色,刻石浮雕较浅。内容涉及狩猎、骑射、舞蹈等。黑山石刻画像可能是羌族、大月氏、匈奴族的早期文化。

      黑山岩画全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位于嘉峪关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峡崖壁上,是1972年发现的。经查,共发现有自战国至明代的岩画5 处,共计153幅。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9月10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山,古称洞庭山,是马鬃山系的一个小支脉。岩画就分布在石关峡口、四道沟、红柳沟和摩子沟等处,绵延2公里的黑山峡两侧的峭壁上。 黑山岩画距坡底低者半米,最高者在5米以上,画面大小不一,高在0.2-2.4米之间,宽在0.3-3 米之间,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粗犷有力,具有独特风格。

    岩画是人类最古老的绘画方式之一,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古朴认识。黑山岩画分人物和动物画像。动物有马、牛、羊、鸡、犬、鱼、鹿、虎、狼、蛇、龟、鹰、骆驼等多种。描绘的场面有舞蹈、围猎、射雁、骑马、骑骆驼、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猎、列队练武射箭等等。其中狩猎分为单猎、围猎和群猎三种。画面反映了古代牧民对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

      据考证,黑山岩画为羌族文化遗迹,对研究河西走廊古代羌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石关峡岩画中,还有四幅喇嘛庙图画和古藏文遗迹,刻有佛像端坐于佛塔之中。

悬壁长城

http://mingxian.fjblog.cn/UploadFiles/2006-8/829568357.jpg

    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距市区约14公里,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壁长城”。顺城墙顶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陡峻处如攀绝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嘉峪关狂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