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26日,玄奘故里

(2006-07-28 14:03:21)
分类: 西行漫记
7月26日,玄奘故里
 
文/黛琪(转自 黛琪博客
2006-07-28 11:55:50

   早上七点出发,兜兜转转,辗转到了玄奘故里,稍后去了白马寺。

   相比而言,玄奘所在的村落,与当今中国地区绝大多数的村落一样,荒凉疲惫,显出老态。“玄奘故里”这个半新不旧的建筑,跟它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是一致的。它在汝阳市郊区堠马镇外的村落里沉静着,并不起眼。在他老家门口的广场边上散落着几多村民,带我们去玄奘庙的小伙子走错了路,把我们带到一个仿印度的建筑群跟前,楼前横幅上写着大大的“玄奘故里葡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典型。看了这个,我们想起了“少林”作为关键词被使唤的情形。后来我们发现“白马寺”也有类似遭遇,但是当地人觉得天经地义:我使用的名号说明你厉害;你是用我的名号还是说明我厉害;皆大欢喜。

   玄奘庙正在翻修扩建,院子里堆满石料,右侧已经灰砖灰瓦盖好了几间禅房,不过匾额之类还没挂上去。在左手一侧有个三进的小小院落,那才是真正的玄奘庙。院们低矮,一低头进去,颇有些古香古色的意思,松柏映空,青苔满地,小小紧凑的一座殿房,台阶上小篆炉中香烟袅袅,只听得蝉鸣声声,蛱蝶飞舞,有木槿和古棉花正在开放,墙外的玫瑰香味伴着阳光直飘进来。殿前耸立四座石碑,有西游图、庙志、颂铭,碑文磨灭,明贤和慧在二位法师却也认出来其中一座是唐碑,一座是明碑,损毁不大,颇令人欣慰。

玄奘庙里三座殿供奉的全是玄奘法师像,塑像浑如书上记述“美貌如画”,且面貌态度亲切勤谨,是个学者的模样。默立像前,沉吟良久。他的历史并不久远,且大多都有明文记载,但是对于真正的玄奘本身,我们仍然知之甚少。这个庙比我们所走过的庙宇都小,但跟达摩祖庭一样,我们留下的印象反而很深,无他,惟其清静也。

玄奘故居距离玄奘庙有四五里路远。回到村口,锣鼓喧天,原来当地听说“新唐僧”西游过来拜望,已经有所准备,拉开架势要欢迎一番。我则早早进去,乘着没人闲逛了一番。
玄奘俗名陈祎,在家排行第四,他大哥先于他出家,佛学研究也很有造诣,当时弟兄俩都很有名声,但玄奘西游归来,其成就大大超过同侪时辈。据《玄奘传》所载,玄奘回国后曾回乡迁父母坟冢,家人仅余老姐,但村人显然另有说词,言玄奘归来,家族尚在,现在的故居,就是当时的规模。漫步其中,感觉不太信,但又暗愿其真。

玄奘故居连着前门牌楼算起,应有四进,前面三进皆紧凑,惟后院极其宽大。从牌楼拾级而上,楼前两株紫薇树,一红一白,葳蕤繁丽。第一进是个小小院落,有屏风直对着大门,屏风前杂种花草,花草前立着一只石雕的凤凰,凤凰回眸翘首,婉转饱满,有骄然之姿。这个院子里有传说中的“神水”,有小小亭台一座,碑名“慧泉亭”,相邻壁上有简介,是常见的草药大夫文字,“包治百病延年益寿”,“不远千里人来求水”云云,还附有日本人取水的照片。和一个同道搅动轱辘打得半桶水上来,果然甘冽非常,还是令人喜欢。

   在泉台边石级上坐了半晌,槐影婆娑,知了声声,有野鸽时来盘旋。泉边有皂角和槐树双生,据说是皂角早发,树大两围,后来被火烧得只剩下一围粗细,火后从皂角树怀抱中生出一棵槐树来,所以这两棵树叫做“皂抱凤凰槐”,而泉水的药性即源于此树,玄奘早慧跟这神奇的泉水也不无关联。乡人把这两颗凤凰树叫做“望子树”,传说玄奘西去,枝柯全转向西,玄奘归来,枝柯即绕伏回向,暗喻母亲的归来之盼,闻之恻然,心想,一代宗师对于人情,也是如此。这树这井当时就有,故事考究去却难免附会,这也是人情世故之所然。

   “佛法即为世间法”,法即人情,此语在玄奘身上,有极复杂的体现。玄奘归国后给父母迁葬,以出家的眼光来看,似乎六根不够清静,不过纯孝念恩,是为人修行的根本,释子亦不例外。玄奘自己恪守清规戒律,但在收辨机等人做弟子时,则允诺不妨其娶妻生子,不弃世间快乐。玄奘也请得中宗特别开恩,允许教徒触犯时间律法时可以寺规僧条处理,不受世间法桎梏。这一点对保持佛教的超然和尊贵有很大的影响。玄奘西游,虽然是偷渡出境,却永以大唐国民自称,归国对太宗上表说:“戎夷君长,每见云翔之鸟自东来者,犹疑发于上国,敛躬而敬之。”语虽夸大,其情必有。路遇国王姊妹、宗室女眷几多,以玄奘本人仪表非俗谈吐清雅,加之大国异域背景,见而喜悦者众,《西游记》中女儿国和各路妖精成亲故事,未必无所本。早先的高僧就有路遇高昌国公主被迫娶亲生子,多年后方得脱。玄奘二十九岁出国时,显然已经汲取教训做足准备。玄奘的开明宽大和大唐时代风气一脉相承。他最有才智的弟子辨机,在助师译经、整理《大唐西域记》之际,跟太宗爱女高阳公主大谈恋爱,鱼水情浓。玄奘出入宫禁,与皇帝宗室王亲酬答勤繁,弟子们难免不效法辨机,纵情风月。玄奘西去时也有一系列类似于做秀扬名的玩法。每到一处必打问前程,恭请高人指点;而他本来就以辩才出众,所以随时处处均博得一时名动,众望于归。及至归国,更是声势浩大,表书飞奏长安,太宗以国礼相待,佛教大盛,斯为一时之隆。太宗三番请其还俗襄助国事,均被婉拒,却又能得太宗中宗助力,成就伟业。斯人之善于应对周旋,长袖善舞,非一般外交天才所能及。玄奘创立“法相宗”,宣扬大乘佛教,认为并非人人可以成佛,虽佛性平等但境界却有等级,名言“自试本心”,就有人情本心在里面。从它也可看出后来禅宗在我国成势的苗头。 
    
   去了两壁厢房逡巡,左侧显是家居之地,有琴棋书画,木床妆台,里面有塑像穿着绫罗绸缎,宛如夫妇之状,看起来大不合适。右侧有玄奘故事壁画,从年少多才放声行善说起,一直说到取经归来逝彼天国,画幅整洁端严。围廊有高僧形状图赞,规制倒还齐全。
 
   后院很大,庭中一座新的白石玄奘塑像,两侧大抱垂柳依依,玫瑰随院墙围绕四方。院角还有个小偏殿,门前一株大梧桐,偏殿雕梁画栋,里面供奉着玄奘和另外两位高僧,但看殿的妇人说不上名目,她们就在这偏殿里安身,态度温婉,问我要不要饮食。

   行前,曾有陈姓朋友,说待陈氏宗族向我致谢。校长亦致意,嘱我深味所遇,不虚此行。在后院踱步来去,正是乡村的午间时分,寂寥,空廓,无人,无语,万里无云,水气漠漠,太阳静静地照着大地,蜻蜓在荒草野花间飞舞,独立良久,惟感萧然。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代表西行BLOG同意其观点或描述。如需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