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相关资料 |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三藏法师玄奘西行印度求取真经。行至伊吾(今哈密),高昌王麴文泰闻讯即派使者前往延请。6天之后,半夜时分,法师仆仆风尘赶到高昌,只见麴文泰和王妃正专心致志诵经念佛,敬候法师。见面后,国王喜形于色,拜问甚周。
麴文泰笃信佛法。过了几天,玄奘法师要西去印度,高昌王婉辞相留,情真意切,请以弟子身份终身供养法师,并要求全国人都成为法师的弟子。玄奘重任在肩,执意不允,并以绝食明志。高昌王万般无奈,只好答应玄奘西天取经,条件是和法师约为兄弟,讲《仁工般若经》一个月。每次讲经,麴文泰都亲自执香炉迎接法师入帐,并当着300听众之面,跪在地上,请玄奘法师踏着他的背坐到法座上去。
玄奘上路了。高昌王为他准备法服30套,黄金百两,银钱3万,绢500疋,马30匹,仆役25人,又修书24封,请高昌以西龟兹等24国让玄奘顺利过境,并亲自致书当时西域霸主西突厥叶护可汗,派人护送玄奘去印度取经。临行时,高昌城僧侣、大臣以及百姓倾城夹道相送,麴文泰抱着法师大声恸哭,相送数十里才回城。
讲经堂遗址,据说就是当年法师讲法的场所。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玄装奘法师的弟子慧立、彦悰在《大藏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前一篇:玄奘圆寂地玉华宫有考古新发现
后一篇:玄奘为什么称三藏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