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促进校园文化不断提升
(2011-08-12 18:52: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思考 |
——农村中学是“双推”的主阵地
语言文字水平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它是构成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几年来我们这所农村中学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校园用字”为努力方向,积极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健康规范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以“氛围渲染、课程提高、活动推进”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全面深化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规范用语用字工作,多措并举开展活动,为提高师生的书写能力搭建平台。
一、营造规范汉字书写的浓郁氛围
几年来,我校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规范汉字书写环境,校园环境建设彰显规范汉字书写的特色,各教研组的板报、各个教室的板报,学校宣传橱窗、教学软件、校刊《清韵》,校园网络(教师博客、班级博客、学生博客),作业展等汉字书写规范美观,令置身其中的任何人都赏心悦目。
校园内是以论语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来命名的橱窗专栏,教学楼道内展出着教师每天板书的一版论语名言,各办公室、教室板报都有“每日论语”专栏,既促进全校师生书写规范字,也带动大家一同背诵经典校本《论语》,鱼和熊掌兼得。我校努力营造一种人人讲普通话,人人写规范字的浓烈氛围。
重视教师规范汉字书写基本功训练,每年至少对全校教师进行两次粉笔、钢笔、毛笔“三笔字”书写培训。特聘唐山师院的张学鹏教授为我校的写字教学顾问,长期为我校提供写字指导。
根据学生的书写现状,有针对性的制定写字教学计划,规定教学内容和进程,以张学鹏老师主编的《书法基础教程》为校本教材,以司马炎字帖和张学鹏楷书字帖为基本练习版本,师生共同从描红走向规范书写,从写得好到写得美,不断的实现飞跃。
语文、写字教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训练;教导处经常检查非语文教师上课使用板书使用规范汉字情况,学校听课、评课也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三、把规范汉字书写贯穿到备、讲、批、考、辅教学常规管理
我校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各学段的学科课标要求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的能力,把汉字规范化贯穿到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写教案、上课板书、批改作业、考试评卷、课外辅导都要做到汉字使用规范化。
四、开展系列活动,提升规范汉字的书写水平
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书写规范汉字活动系列化。学校门厅和各个教室的窗口都张贴者“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标语,展室内有学生的书法、古诗词配画、优秀作业、习作等,校园橱窗内的“游艺厅”是师生书画作品展专栏,每月更新一次。自2005年以来,每年的10月10日为我校师生书法竞赛日。书法课程纳入课表,每班每周一节写字课,具体措施如下:
(1)、专任教师:由我校书法大师张金忠老师任教;
(2)、师生每人一篇钢笔小楷;
(3)、教师每周一篇毛笔字;
(4)、教师每日一句名言板书;
以上活动内容都来自我校的校本课程《论语》。
(5)、每学期一次的步入社会的寻错、纠错活动,记载街面上的广告、标语中的不规范字,返校后集中改正。
(6)、坚持每周一次组评比、每月一次班评比、每学期一次校评比活动。
每学期按时开展规范汉字书写展评、比赛等课外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我们虽然是一所农村中学,但是创设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氛围,促进校园文化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