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年山东自驾游:曲阜孔林

标签:
山东曲阜孔林孔子儒家墓葬制度重点文物文化遗产彩虹桥自驾游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户外 |
拍摄时间:2011年2月
拍摄地点:山东省曲阜孔庙
自驾路线:北京-泰山-曲阜-周村(淄博)-北京
气候条件:阴、白天气温2度、气温较低 寒冷
关 键 词:
拍摄器材:Canon 5D2、G10
http://img1.cache.netease.com/ent/2008/8/16/20080816140128b4220.jpg
1、北出曲阜城门,就见两行仓桧翠柏,如龙如虬,夹道而立,这就是孔林神道。坊东西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亭内各立一大石碑。东为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上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西为次年立的“阙里重修林庙碑”。两碑高大,碑头有精雕的花纹,碑下有形态生动的龟肤。
2、道中巍然屹立着一座万古长春坊。这是一座六楹精雕的石坊,其支撑的六根石柱上,两面蹲踞着12个神态不同的石狮子。
3、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石坊上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中雕二龙戏珠,旁陪丹凤朝阳纹饰,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
4、孔林神道长达1266米,苍桧翠柏,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也是孔林的大门。
5、神道平直如矢,两侧桧柏夹侍,庄严肃穆。进入大林门,高大的围墙将大林门与二林门之间围成一个封闭的纵深空间,挺拔的桧柏,夹峙的红墙间辟出一条狭长的甫道,将人的视线引向高耸的二门城楼。
6、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6000余米。
7、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合流,至曲阜北又分为二水。春秋时孔子讲学洙泗之间,后人以洙泗作为儒家代称。但洙水河道久湮,为纪念孔子,后人将鲁国的护城河指为洙水,并修了精致的坊和桥。
8、孔林的总体布局虽然不是一时形成的,但布局很成功。过二林门,古木森森—,芳草如茵,流水潺潺,竟是一片天然野趣,使人精神为之一爽。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
10、洙水桥:由至圣林门西行为辇路,前行约200米,路北有一座雕刻云龙、辟邪的石坊。坊的两面各刻“洙水桥”三字,北面署明嘉靖二年衍圣公孔闻韶立,南面署雍正十年年号。坊北有一券隆起颇高的拱桥架于洙水之上。
18、去享殿的甬道旁,有四对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系墓前的石柱,又称望柱。
19、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用以守墓;角端,也是一种想象的怪兽,传说日行1万8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两对石兽为宋宣和年间所刻。
20、享殿:洙水桥北,先是一座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挡墓门,后面就到了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享殿殿广5间,黄瓦歇山顶,前后廊式木架,檐下用重昂五彩斗拱。
22、享殿之后是孔林的中心所在-孔子墓。此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墓周环以红色垣墙,周长里许。墓前有巨墓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予扩大。

26、自孔子以来历代子孙墓葬十余万座,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地面上还有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时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等4000余块,保存着宋、明、清各代石人、石马、石羊、石狮、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仪近千件。
28、孔林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孙已至七十八代,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之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做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它是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所居统治地位的产物。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墓葬制度的沿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编号:99,分类号:52,见《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遗产遴选标准: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孔子像和部分文字介绍来源网络)。
2011新年山东自驾游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