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疆喀什香妃香妃墓阿帕克霍加墓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户外 |
1P: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在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2P:阿帕克霍加墓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圆筒形“邦克楼”。主体陵墓是一座长方形拱顶的高大建筑,高26米,底长35米,进深,高擎着一弯新月。主墓室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陵墓厅堂高大宽敞,平台上排列着坟丘,坟丘是用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晶莹素洁。
3P: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
4P: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砖。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来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为朝拜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
5P: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
6P:小清真寺。
7P:琉璃瓦穹顶。
8P:
10P: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
11P:大礼拜寺在陵园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节日期间供教徒们作礼拜用。小礼拜寺和门楼是一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参天,清幽宜人。
12P:清真寺精美彩绘。
13P:
14P: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尔汗,传说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当然这只是传说,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3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15P:
16P:
17P: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
香妃资料: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妃子中,有一名维吾尔族妃子本不奇怪,但在容妃死后一批文人墨客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然而传说再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