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是属于女性的节日,但是对这个节日,我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认同感。
因为这个节日叫“妇女节”,这首先就不是个什么讨好的名字。
我们的潜意识里的“妇女”似乎总是那么的老朽和遭人嫌弃,是贾宝玉眼中的“鱼眼睛”浑浊而不清鲜。
所以,虽然,我们享受着这个节日给我们带来的小小福利:加餐,休假,和奖金。但是,却总是感觉这个节日,似乎在提醒着自己的某种“虚弱”。
这个虚弱里有很多成分。
它有天然的弱势:必须花大量的精力去抚养和培育后代,不得不追求更加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需要依赖他人的经济供应;因为要怀孕生产,被用工单位嫌弃,同等条件下成为竞争劣势;因为能怀孕生产,被异化为“传宗接代”的工具,随着人工代孕可能被允许,女性的生理功能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功能可以变成赚钱的工具,却也衍生出更复杂的社会问题。
它也有被社会物化后的弱势:女性更具观赏价值,且被衡量为是否能寻找到可靠归宿的重要条件,所以,女性天然对美有更多追求,害怕老丑,追求美丽和青春不老。为此女性需要在有限的青春优势里,为自己寻找到更好的避风港,来安心的抚养下一代。
它还有着某种心理上的劣势:这多出来的半天假期,仿佛给了优待,其实,却可能是某种被歧视后妥协的结果,类似于:“打了一巴掌,那么给颗甜枣吧”的恩赐。所以,我们虽然享受着福利,却又感到隐隐的不甘心。
这大约也正是当下的女性地位的尴尬现状。
虽然在各行各业中女性的能力已经被认可,女性的地位也已经获得提高,但天然的性别差异,却不得不令我们变得忧虑。
要如何让先天的差异变成后天的优势?
我们唯有发展出更加强大的自我认同感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有活力,不需要仰赖他人生存,即使是在生产和养育后代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依靠他人的力量,但是我们仍然要拥有完整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在精神上成为真正强大的一方。
说到这里,我们总算可以进入今天的正题了,那就是:我们内心的自我认同应该来自何处?
首先,你得有一个“自我”才能让自己有机会获得认同。
这个自我,就是对自己的认知。
多数时候,我们其实并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我们的“自我认识”只往往出现在与他人的比较里。
我们习惯跟他人比较,单位的同事,学校的同学,朋友和亲戚,唯有比较时,”自我“的存在才显得真实,但是又显得那么令人沮丧,因为我们总是更容易看到别人的长处,却总是发现自己的短处。
这样的自我认同,其实是残破的自我认知,它并不能让我们觉察自我,而反而让我们变得更加容易“贪嗔痴怨”,不可理喻。
怎么样才能发展出真正的自我认知呢?
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正确态度就是,与自己作比较。
与自己的过往作比较,看看自己的人生脉络走向方式是怎样?看看自己是否比以往进步了许多?
虽然有些进步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明显,但是,与自己的更早以前对比,那也许是别人的一小步,却是,自我的一大步!
看看是否,有些事被我们半途而废了?是否有些事我们坚持下来了,就见到了成果?
所以,我们真真要做的事其实也不是很多,首先就是低下头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
回顾自我的人生发展,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获得的成绩,以及失败的经历。
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真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耐心为自己的过往做一个详细的梳理。
然后,你还会发现,其实诚实面对自己,并不那么容易,因为真相总是那么不完美,远不如喧嚣而浮华的热闹表象。
但是,倘若不能揭开那华丽的爬满虱子的幕布,我们是如何去寻找到内在那个小小的,脆弱的,蒙尘已久的自己?
所以,在属于我们节日的今天,我想请大家看完文章后,去好好的写一写自己的回忆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至少是,先去动手写下自己的十个优缺点。
这是重新认识自我的第一步。
然后,我期待你留言告诉我你对自己的看法,我相信,一个小小的行为,就会让你诞生出莫大的惊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