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我正在公司组织部办理一件事情。接到了市文联秘书长刘老师的电话,说市文联、作协、《松花江》杂志社最近要组织一次小说研讨会。让我准备一下,在会上发个言,谈谈小说创作,再谈谈市里的大型文学季刊《松花江》杂志。我立即答应下来。我认识刘大哥好多年了,他作为文联的秘书长、作协副主席,一直在为松原的文学创作之路忙碌着。
回到家里,我第一件事就是翻箱倒柜,找《松花江》杂志。居然找到了一大摞子!还找到了一本《松花江》杂志的前身《松原》文学双月刊。那是1997年第6期,上面刊登了我的一首诗歌作品《自题》:“什么时候/
我学会了控制自己/
想笑不笑,想哭不哭/
什么时候/
我学会了伪装自己/
想哭却笑,想笑却哭……”我依稀记得,这是自己在这个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时间飞逝,恍然如梦。距离现在已经十一年了!然后,我再看《松花江》杂志:2002年第二期(总第三十九期)刊登了我的短篇小说《凋谢的玫瑰花》;2002年第三期(总第四十期)刊登了我的一部近三万字的中篇小说《小城纪事》;2003年第二期(总第四十三期)刊登了我两部短篇小说《路遇》和《拐杖》;2004年第一期(总第四十六期)刊登了我的短篇小说《麻辣馆里的爱情》;2005年第一期(总第五十期)刊登了我的中篇军旅小说《陆军上等兵》等等。《松花江》杂志变成季刊后,也就意味着,每年只出版四期。如此看来,自己的上稿率是非常之高的。在这里,也非常感谢《松花江》杂志编辑朋友们的厚爱!只是2004年后,我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中短篇的小说写的少了,也就没有怎么再向《松花江》编辑部送稿子。只是在前些日子去参加作协代表大会的时候,遇到《松花江》杂志的小说编辑珊丹向我约稿,我才写了部近三万字的中篇推理小说给了她,这部小说将在今年年底,也就是2008年的第四期《松花江》上刊登。对于《松花江》杂志,我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细读《松花江》杂志,这是一本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随笔为一体的纯文学刊物。每年都刊登松原四县一区的很多很多作家、作者的大量作品。杂志印刷精美,版式干净,捧在手里赏心悦目。多年来,这本杂志也推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基本上,每期杂志印刷出来,我都会到编辑部去取一本回来阅读。因为写小说是我的最爱,所以,每次打开杂志,总是喜欢读小说。比如程永刚的小说《远去的风筝》、《乡下警察》《十面埋伏》等等,给我的印象深刻!他的作品不但被《小说月报》选发,还被改编成电视短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孙正连的小说我也蛮喜欢看的,其笔调娴熟凝重,很有味道。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比如《关东鱼王》等等。还有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作家孙兆贵,他们的作品都是非常可读可赏的佳作。松原作家的文笔各有不同,我也很欣赏珊丹的文笔。她的小说透着一种美丽而神秘的东西在里面。打开《松花江》杂志,我很喜欢找她的作品读一读。她的作品多被《民族文学》刊登或被选载。她还出版了长篇传记小说《大野芳菲——丹麦探险家与蒙古王女》,获吉林省政府第八届“长白山文艺奖”。此奖为吉林省最高文艺奖,该书被译成丹麦文,被丹麦国家第一博物馆、丹麦皇家图书馆收藏。可以说是松原文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松花江》杂志刊登的作家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被报刊选载。
自己从十几岁发表作品,到现在快三十年了。在报刊发表的那些中、短篇的文学作品我自己还没有细细统计过。只是发表后,从报纸上剪裁下来,接到编辑部邮寄来的杂志保存起来。有一些剪裁保存的作品和刊物在搬家的时候,弄丢了不少。挺让我伤心的,不管是长短作品,都是自己写的心血。我从05年开始到现在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都相继出版了,有两部还在国内获奖,《鬼葬礼》获得了新浪文学奖:恐怖小说盟主,半程探花。《红棺新娘》获得2007年全国十大恐怖小说称号等等,我的长篇推理悬疑小说在国内出版后,又被翻成繁体版本在海外出版。我的作品不但国内的读者可以读到,海外有华人的地方,都可以读到我的作品,这是我感到最快乐和最欣慰的事情!07年《长春晚报》的一个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曾经开玩笑的说,自己在退休前要出版三十部长篇小说,后来,记者真的把这句话刊登到了报纸上,也算是给自己一个目标吧。人,有目标,有坚持,才是快乐的!
我写的是推理悬疑小说,现在很多读者都喜欢把这类小说说成是恐怖小说,或者叫“鬼”小说。其实不然,比如我写的小说《鬼葬礼》,写的是人心里的鬼,需要给一些人心里的鬼举办个葬礼,让人心里的鬼消失在人间,端端正正的做人!外表穿得华丽,不等于身上没有伤疤。整部书里充满了一些黑色的幽默、哲理性的语言。被很多读者推崇为是一部很独特的恐怖小说。《红棺新娘》写的是一个民俗传说,贯穿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歌颂美好的生活,鞭打丑恶,正义战胜邪恶。描写的是爱与被爱,被爱扭曲了灵魂的故事。这部小说受到了国内很多读者的喜爱,小说出版过,还上过一些大学的读书借阅榜。有电视剧组曾经找我联系,准备把这个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来因一些别的原因一直没有正式签订。很多读者也都希望这个小说早日被搬上荧屏。
在接受一些网站、报纸、电视台、电台采访的时候,我总给恐怖推理小说正名。恐怖推理小说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诸如《福尔摩斯探案》等等。国内外的一些此类的推理悬疑小说很受读者青睐。诸如周德东的小说《门》、蔡骏的小说《地狱第十九层》都被改编成电影,被搬上了银幕。国外的一些悬疑推理小说作家更是享誉世界文坛。我所谈到这些,不是号召每个作者都来写推理悬疑小说。我只是想,小说这样的题材,不像诗歌、散文、或者随笔。小说的读者群是最多的,就是说怎样把小说呈现给更多的读者,让读者朋友们去感受你的故事,你的心声。我们去美化什么,我们去憎恶什么,怎样去抒写美好的生活。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写小说的目的。通过这些年来的写作,我感觉,最美的小说,就是来源于美好的现实生活中的作品。文学作品,允许你去幻想,允许你去虚构,允许你去升华、去再创作。但绝对不能胡编乱造,脱离现实。或者只局限于身边的一个小圈子去写,要懂得怎样去紧跟时代的步伐,写出喜闻乐见的、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的作品,让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明白一些人生的真谛,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