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知道吉振宇的《鬼葬礼》在新浪、搜狐、红袖等网站里非常火爆,读者反响很热烈,但我一直不敢去读,因为我首先望文生义地觉得这部小说一定非常恐怖,对于胆小的我来说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在我的想象里,这样的小说无非就是有着曲折离奇的情节,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阴森刻板的黑色语言,这不符合我的阅读口味,同时也害怕我的心脏承受不了。
后来,他用这部小说参加了新浪的原创文学大赛,因为我一直比较关注这次比赛,尤其他是我认识的为数极少的人,虽然他并不是以子归的名义参加比赛,比赛之初我也问他为何不以子归的名义参加比赛,后来我阅读了比赛规则后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但我仍然觉得这是我们子归的光荣,所以我更是非常地关注了。
在整个比赛进程里,我看到了许多文友的评价,说这部小说“既恐怖又轻松”、“看了有如在梦境中游离的感觉,迷离又恐怖,很能吸引人,是一部不错的小说”、“蛮喜欢这种叙事风格”、“这部小说很吸引人”、“看这篇文章就像在梦境中游离,有意思”、“好喜欢看这样的小说”、“这部小说真的太红了,好多转载的”、“这部小说在网络上出现后,点击都超过100000多次了”,《江南时报》率先对这部小说用一个版面进行了发布……
我终于禁不住阅读欲望的驱使,于是开始阅读这部小说。阅读过程中,的确如网友的评价一般,小说情节非常吸引人,叙述风格跟他别的作品也有几分相似,仍然那么轻松随意而流畅,让人有一口气阅读下去的感觉。因为故事情节的恐怖离奇,也曾一度萌生过停止继续阅读的念头,但终究敌不过自己对小说未来的莫名而强烈的关注而没有停下来,甚至急迫地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在这样的心境下,我很快读完了这部小说的前32个章节,待着故事的发展……
一部小说能够带来如此的阅读心理历程,正是作者写作的成功之处,或者说这是作者的最大成功。小说《鬼葬礼》给我带来的就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奇妙的阅读历程。那么,这部小说之所以如此之火,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在这里谈谈我的粗浅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这部小说,也希望一直喜欢这部小说的人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于鬼怪狐妖的故事,有一本《聊斋》就足以让我们百读不厌了,书里的怪异与深刻是后来者实难匹敌的,更别说超越了。那么,《鬼葬礼》又何以得到读者如此多的关注和喜爱呢?
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时代,尤其是中国近二十多年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说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是人类基本的生活要素之一,可以说人类无时无刻不在阅读,或者用眼睛,或者用耳朵,或者用心,……。总之,人类只要存在,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一刻也不能停止阅读。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像古代人那样静坐大树下慢慢翻动书页了,人们需要在愉悦而快捷里迅速高效地获取他们所希望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吉振宇的叙述风格是简约流畅的,我想这是读者喜欢他的小说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科技的发展,由于对自然界秘密的进一步揭示,自然界的秘密似乎越来越少了。而人类是永远充满着探索心理的,或者说人类的好奇心理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是人类能够进步发展的最可宝贵的动力源泉。也可以说,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人类必然也必须保持住这一心理特质。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人类的阅读心理也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的,比如80年代由于刚刚改革开放,人们比较关注一些奋发图强最终成功的故事,90年代由于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就转而关注言情类的文学作品,这是从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一个必然现象。那么,21世纪之初,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物质与精神上的追求都早已超越了人类的基本需求,那么阅读心理自然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也就是快餐文化、娱乐文化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人们潜意识里会自然摈弃一些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关注玄幻恐怖的离奇故事,这正好契合了人类潜藏的探索意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吉振宇的小说之所以如此之火,完全是因为时代和人们阅读心理决定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这部作品能够得到读者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自然说明这部作品有它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出人意料地摆脱了一般恐怖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神秘的故事,诙谐的语言,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个神秘莫测、诡秘怪异的故事情节而不落俗套,在它的恐怖中更多地让你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诙谐与幽默。真诚与虚伪,诚实与欺骗,在人与鬼之间反复切换,时而让你恐惧,时而又让你微笑。让你觉得人并不是永远那么可爱,鬼也并不是永远那么可怕,这样的诙谐与幽默完全发生在现代背景下,让你的感受如此地真实,如此地深切。
小说在轻松的幽默里给我们展示一个个让人恐怖的情节,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验一种心理调适与道德自律,甚至还包括社会、文化以及人伦的自审与自省。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这部小说的写作目的达到了。一部小说能够给读者带来阅读、审美以及灵魂的震撼、愉悦与享受,那么这部小说无疑地就是一部优秀的小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