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诡异旅程--《鬼葬礼》作者谈创作历程(2)

(2006-04-10 21:18:58)
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诡异旅程--《鬼葬礼》作者谈创作历程(2)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诡异旅程--《鬼葬礼》作者谈创作历程(2)
 
吉振宇:记得鬼葬礼刚在网络上出现,就被很多网站进行了转载。同时还被《人民日报》下属的《江南时报》转载了一整版的章节进行介绍和发布。我想受到读者喜欢的原因,应该是那些这很贴近生活的语言,让读者感到了共鸣。例如:“娶媳 妇就比送葬强、竹棍无心,何处藏鬼?外表穿得华丽,不等于身上没有伤疤、家里的饭菜是世界上让你吃得最踏实的饭菜,不会让你觉得自己的“嘴短”。”等等,这些句子都在围绕主题“鬼葬礼”在诉说。其次是哪些看似有些混乱的情节,你认真阅读后,仔细一回味,你才会惊奇的发现,这些情节其实是如一位读者评论的那样,形散而意不散,都是在围绕一个人心中的“鬼”在展开。包括人心里的“鬼”,“鬼”心里的“鬼”,比如那个被儿女逼得 自杀的老人,怕其它的鬼魂回去报复自己的亲人,说的那段话:“我真的没有说谎。我回来只是想再看看我的儿子 、我的媳妇、我的孙子。我这辈子前半生是很坎坷,中年时老公就离家出走了,但后半辈子我很幸福。我的幸福不 是每天吃大鱼大肉,不是身上穿金戴银,而是有一个能干的儿子、一个孝顺的媳妇、一个天真可爱的孙子……”等等,这些语言都是积累于生活中的点滴。我善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把主人公的感受与他身边的环境、事件有机的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场景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故事中去,去思考,去理解,去撞击自己的心灵深处。很多读者在QQ里对我说,为什么你写的那些东西都是我们想到的,却写不出来呢?在创作这部小说过程中,我使用的语言很多来自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活中语言的积累。记得给我开公车的司机小王,他每天接我们上下班。有时候,清晨遇到出殡或迎娶的车队,他总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娶媳妇就比送葬强。”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就把这句话用在了小说里。我把很多哲理性的文字,转化成幽默、诙谐的语言,让读者在紧张的阅读时,从中领悟到一些来自生活中的真谛。
玉扇倾城:看了《鬼葬礼》的结局,读者都有很深的感触。请您跟我们谈谈创作这部小说的意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