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潮济古街

(2015-09-28 18:39:15)
标签:

旅游

潮济

古街

黄岩

分类: 摄影
       黄岩区北洋镇的潮济村,其在历史上因上连溪流,下通河海,曾是黄岩中西部水路的重要商埠。据史料记载,原宁溪江、小坑溪、屿头的柔极溪流经现长潭水库大坝上方,汇合形成永宁江,至潮济附近,水势逐渐平缓,可通行船只至黄岩城关和海门(现椒江)。宁溪、屿头、小坑、上垟等地用竹筏(竹排)载运山区竹、木、炭等物资到潮济,再转船运;运往山区的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从县城装货溯潮而上至潮济,转用竹筏(竹排)往宁溪、屿头、小坑、上垟等山区。唐宋时期,潮济被称为“潮际铺”,千余年来一直是商贸繁荣的集镇。清末民初,机动汽船“永裕轮”开始经营黄(岩)潮(济)航线,涨潮时开船,到达潮济后退潮时返回。1960年8月,长潭水库大坝建成,溪流被阻断,竹排运输废止;1958年,黄岩至长潭公路通车,轮船乘客减少,永宁江航道淤积,轮船难以直达潮济。后来,轮船改为头陀终点,后又改为山头舟,至1968年断航,潮济商贸开始衰落;2000年后随着永宁江治理,原来的河道变成了良田。
       追昔抚今,潮济村往昔的商贸交通繁华虽然早已远逝,但是它的古街容貌却依稀可辨,现存建筑大多为民国初年火灾后重建而成。目前,北洋镇人民政府对潮济古街采取了保护措施。前一个周二(15日)我与市直机关合唱团的爱群、丽萍同学到黄岩环长潭湖行行摄摄,返回时路过潮济古街曾进去造访了一番,由于当时突然下起大雨而匆匆离开。昨天,我与夫人及爱群同学再度造访潮济古街,详细考察了潮济古街的地貌和历史。
http://s11/mw690/001eHJIegy6VMt8lVloca&690
http://s8/mw690/001eHJIegy6VMt829vN27&690
(潮济古街)
       现存的潮济古街,由直街、横街、上街、下街等街坊组成。直街为主街,南起三官坛,北至沚江亭,长约150米,宽约4米,其中沚江亭往南一段街面由鹅卵石铺就。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街坊沿街开有南北货店、医馆药店、客栈饭店、布庄染坊、茶坊赌馆等五十余家。
       横街不长,它东西走向,与直街形成十字交叉。
http://s8/mw690/001eHJIegy6VN5auvAz27&690
(潮济古街横街景象)
       上街为埠头到老街的必经之路,也是老街历史最悠久的一条街。
http://s12/mw690/001eHJIegy6VMt7HeLFbb&690
(潮济古街上街景象)
       上街的北边通往埠头,现在的埠头已经不见河道,仅存的是通往河道埠头的台阶和鹅卵石路面。站在埠头遗址前,望着四周的杂地,很难想像当年这里曾经是繁华的商埠,唯有通往上街的台阶,能让人的思绪穿越时空,极力从中搜寻出当年的喧闹。
       直街北端路廊沚江亭的北边,有一所潮济小学,它所在的位置曾是平水庙旧址。平水庙原是道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有三间殿堂。解放前,平水庙里是学堂,也是国民党时的乡公所办公地和社戏演出场所,它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全面拆除,建成潮济小学。校园南侧有一棵树龄距今300年的大樟树,它见证着潮济古街的沧桑变迁。
       沚江亭,建于1938年。其名称由来:一是“沚江”两字都是三点水,因为这里以前是码头,表示水多,也寓意“遇水则发”;二是因潮水到此为际,江水到此为止,谐音止江。与村名“潮济”即潮际,潮水涨到此处为止是同一意思。廊边遗存一座保存完好的1938年立的《潮济沚江亭碑记》,上面记载着当年潮济沚江亭的建造过程,这也是潮济村文革浩劫中唯一没有被人为毁坏的文物。
http://s11/mw690/001eHJIegy6VMt9ya703a&690
http://s1/mw690/001eHJIegy6VMt85VM4c0&690
(沚江亭路廊及建造路廊的碑文)
       直街的南端有一座三官坛,始建于1935年,它背水朝街,依坡而建,系一座仿古庙宇,歇山顶,小青瓦盖面,街面门窗雕刻精致。一层茶亭,二层凭栏观赏,三层供有天、地、人三官,故称“三官坛”。“三官坛”现是村中老年人活动中心所在地。
       从沚江亭往南约三十米的东侧有一处潮济历史文化古村落展览馆。展览馆分为楼下楼上两层,楼下展示的是村落历史沿革、民俗文化;楼上的乡村记忆馆展示的是各种早时农村生产生活的各种物器。
http://s16/mw690/001eHJIegy6VMt9HFD12f&690
(潮济历史文化古村落展览馆)
       从展览介绍的内容看,潮济古街两边曾开有南北货店、药店、布店等店面60多间。济潮古街两侧的民房大多商住结合,临街为店面,后面是厨房,二楼是卧室客所、谷仓。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陈元生南北货店和陈开顺南北糖果店。
http://s11/mw690/001eHJIegy6VMt7mMga4a&690
(潮济古街陈元生南北货店旧址)
http://s8/mw690/001eHJIegy6VN7GAm5F17&690
(潮济古街陈开顺南北糖果店旧址)
       潮济村现有常住人口1148人(截止2014年)。村两委在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视古街的保护,同时也十分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村中利用老宅建成一座两层楼的文化礼堂,一楼是书画摄影作品展示厅,二楼是文化讲堂和图书阅览室。
       昨天是中秋佳节,到潮济古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古街上也多了几分热闹。
       当年潮水到达的边际、如今已不再船来筏往的潮济古街,作为浓缩历史的一个符号,承载着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给人留下了无限的回味与遐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