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桐坑至溪下的红杉林湿地

(2014-12-10 17:56:57)
标签:

桐坑

溪下

临海

红杉林湿地

摄影

分类: 游记

       上个周日,随单位妇委会组织的户外活动,徒步穿越临海市东塍镇桐坑村至小芝镇溪下村红杉林湿地,虽然没有遭遇历险之类的场景,但还是着实地消耗了一把体力而归。下面就根据我拍摄的照片,作一个看图说话式地回顾。

http://s5/mw690/001eHJIegy6OhaaMHME94&690
       桐坑村位于东塍镇东南面的牛头山水库库区的群山怀抱之中,桐坑溪是牛头山水库库区的主要支流之一。由于桐坑村地处深山冷岙,清代时曾是台州绿壳黄金满盘踞的山寨。如今的桐坑村,修了盘山公路,特别是打通了一条长达1800米左右的隧道,使它与外界有了便捷的联系,从东塍镇上到村里开车大约只需二十分钟左右时间。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cjlVn61&690
       村中与外界通了公路,村内也修了水泥路面的村道,把各个自然村之间连接了起来。
http://s11/mw690/001eHJIegy6OhaeFk3Eca&690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ex4FH01&690
       上个周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云集小小的桐坑村,他们都是冲着牛头山水库红杉林湿地而来,他们也来玩穿越桐坑至溪下红杉林湿地的户外活动,霎时间大巴小车挤满了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山村,我们上山时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曾一度被迎面下山的大巴车所堵塞。
http://s9/mw690/001eHJIegy6Ohahfxr2a8&690
http://s11/mw690/001eHJIegy6Ohah5Emufa&690
       走在桐坑村,很少见到新房屋,民居基本上都是老旧的房屋,唯一的新房屋就是位于山岗上那幢貌似村部但尚未投入使用的建筑。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kUR3K3c&690
       入冬的桐坑村,村中梯田、山地的庄稼都已收割,呈现一派灰色调的景象。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l1hD200&690
       近年来,到桐坑村自助游的游客日益增多,留守在村中的村民开始做起了招徕游客的生意,譬如开餐饮店、卖土特产,每到周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给村中带来几分热闹,同时也让村民在从事小买卖中得到几分收益。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l9lD5d3&690
http://s5/mw690/001eHJIegy6OhalhrRq24&690
http://s9/mw690/001eHJIegy6OhakMNpma8&690
       目前,桐坑村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已出山谋生,留守在村中的村民只有四十余人,且大多是年老体弱者。那些本来就老旧的房屋,由于久不住人而日渐倒塌,给人留下一片凄凉的印象。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q08WMfc&690
       穿越桐坑村至溪下村红杉林湿地,始足于桐坑村,再沿着桐坑溪而下。http://s8/mw690/001eHJIegy6Ohaq6mXB37&690
http://s5/mw690/001eHJIegy6OhaqdvFyc4&690
       从桐坑溪源头往下,沿着一段比较平缓的山坡走到一个小水库的位置时,山路开始或陡或缓。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qkTir53&690
       由于眼下是枯水期,溪中的水流比较小,溪面大部分都裸露着,游客在溪中就是直接踏着溪面前行,如果是雨季丰水期,游客是无法沿着桐坑溪下行的。
http://s10/mw690/001eHJIegy6Ohaqt1gda9&690
http://s15/mw690/001eHJIegy6OhaqBlNQde&690
http://s3/mw690/001eHJIegy6OhaqJwNIc2&690
        周日从桐坑村穿越红杉林的游客成群结队,一拨接着一拨,有旅行社组团来的,也有自助游的散客。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qTf2wc0&690
       桐坑溪的落差感觉不是特别高,约一点五公里的峡谷,落差大概在二百米左右的样子,这是毛估估不一定准确,下次有机会再去徒步穿越的话,得带上高度仪测算一下。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pSqgo40&690
http://s15/mw690/001eHJIegy6OhawyJI24e&690
http://s11/mw690/001eHJIegy6OhawEN6i0a&690
http://s12/mw690/001eHJIegy6OhawMUQj0b&690
        一路前行,游客越来越多,听口音有来自上海、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也有来自台州各地的。共同的爱好与游兴,把大家聚集在这狭窄的桐坑溪中,这一刻行进在溪中的都是驴友。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wXaqAc0&690
       下了一段较陡的山坡,又是一片比较平缓的溪面,枯水期直接走在溪面上还是比较悠闲自得的,要是在丰水期,这溪面上可是溪流滚滚,水量大的时候整个峡谷都会被淹没在轰鸣声之中。
http://s14/mw690/001eHJIegy6OhaxctVH1d&690
       桐坑溪中没有特别漂亮的岩石景观,但还是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左拍拍右拍拍,瞧这位老兄正在拍摄眼前那块尖尖的山岩。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xlvz361&690
http://s10/mw690/001eHJIegy6OhaxwBrX69&690         沿着平缓的溪面行进,前面有一泓深潭,这好像是桐坑溪中唯一的大潭,再往下走一路平缓。
http://s16/mw690/001eHJIegy6OhaxFmjlcf&690
       过了深潭抬头看,山上有一貌似狮子开大口的巨崖,这也是在桐坑溪中所见的少有的山景之一。
http://s7/mw690/001eHJIegy6OhaxOGKq66&690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y1Owhb1&690
       长长的驴友队伍穿行在桐坑溪中,长少见到红叶树,快出峡谷时看到一棵红叶树,冬日见秋景也会令人兴奋不已,我举起相机随手而拍。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ymsVlc3&690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yv9V21c&690
       经过一个大浅潭,驴友队伍开始出峡谷。
http://s16/mw690/001eHJIegy6OhayDsuPcf&690
       出了桐坑溪峡谷,天空突然开阔起来,前面就是杨岙湿地。冬天的杨岙湿地,春夏青青草已经枯荣,行进在湿地仿佛到了荒凉之地。
http://s15/mw690/001eHJIegy6OhayLMu2ae&690
http://s6/mw690/001eHJIegy6OhayTLox15&690
       杨岙原先是个有人居住的村落,由于当年建设牛头山水库时当地村民被全部移民他乡了,我们在杨岙看到的房屋是林场护林站的工作用房。
http://s6/mw690/001eHJIegy6OhazgfVHe5&690
       我们上午十点钟左右从桐坑村出发,到达杨岙已近午时,原定我们在杨岙护林站的小面馆用餐,由于带队的武处在联系上没接头好,结果错过了用餐地点,最后导致我们中晚餐合并了。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wqB6840&690
       离开杨岙护林站前往约五百米,我们看到了牛头山水库库区红杉林湿地的第一片红杉林。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DOBsA60&690
       这片红杉林一开始没感觉到它有多大,给人的感觉是呈现条状。可惜的是午后阳光躲了起来,没了阳光这红杉林掉彩三分,看上去不是特别艳丽,照片拍出来的红杉林调了点饱和度才显得有些艳丽,现场目视却没有这么艳丽。
http://s3/mw690/001eHJIegy6OhaDYDPIb2&690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E74Qs0c&690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EgKeg2c&690
http://s15/mw690/001eHJIegy6OhaEz0Ie1e&690
       我们到达第一片红杉林时,红杉林旁边的溪中已经聚集了许多游客,他们或从桐坑村而下,或从小芝镇的溪下村而上。好像有的游客在溪中弄着烧烤,由于牛头山水库是水源保护地,是绝对禁止游客从事烧烤的,只是红杉林湿地面积太大,林场没有派出足够的管理人员来监督游客是否从事烧烤活动。
http://s14/mw690/001eHJIegy6OhaEVgsZfd&690
       继续沿着一条已铺路基的沙石公路前行,隔溪望着对面长长的红杉林,领略它在冬日没了阳光照耀的色彩,自己就像流动在山水画间。
http://s5/mw690/001eHJIegy6OhaJ4hJae4&690
       都说冬日观赏红杉林,有两种最适宜的天气,一是艳阳天,二是薄雾天,前者会让红杉林添色彩,后者能为红杉林披白纱。不过当阴天的红杉林中,出现游客带彩的身影,那景色或多或少还是宜人的。
http://s10/mw690/001eHJIegy6OhaJl7lf69&690
       走到一个叉路口,问路,复曰往上。这两条路,往上走沙石公路,往下走水线(即沿着水库的水线走)。往上走的好处是可以俯视整片红树林,还可以远眺水库景色,而往下走却可以探知这片红杉林的真面目。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JJN925c&690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JRHuF41&690
       走到公路高处俯视红杉林,眼前这片红杉林不再是条状,而呈现7字形状,我们没有进这片红杉林,失去了与它亲近的机会。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JVGY941&690
       再登高,即可望见牛头山水库的一角景色。
http://s10/mw690/001eHJIegy6OhaK3kb7c9&690
       沿着盘山沙石公路翻过一座山岗,望见了牛头山水库另外一角景色。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KaXqFf1&690
       再俯视,第二片红杉林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一片红杉林距离第一片红杉林,走盘山沙石公路约一点五公里。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KCfb69c&690
http://s11/mw690/001eHJIegy6OhaKKJrcba&690
       进入这片红杉林,林子中也聚集着许多游客,他们有的从左侧的公路过来,有的从右侧的水线过来。从这些游客的装备来看,有的头天晚上曾在这片林子里露营宿夜。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KT10733&690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KZPID93&690
       这片红杉林中间隔着一条溪流,来来往往的游客们穿行在溪左溪右之间。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OZkUr33&690
http://s10/mw690/001eHJIegy6OhaP5XsZf9&690
       从溪下前往第二片红杉林的游客大多是沿着水线进来的,而且多数都是由旅行社组团而来的。
http://s2/mw690/001eHJIegy6OhaPd4xH01&690
       忽然有一队骑友沿着水线骑行来到第二片红杉林,他们过溪时这骑技却无法施展,只得推行过溪。
http://s15/mw690/001eHJIegy6OhaPFFvw2e&690
http://s4/mw690/001eHJIegy6OhaPVAsze3&690

       从第二片红杉林往溪下方向前行,也有两条路线,一是走公路,二是走水线。我们又选择了走公路,跟着驴友队伍如同长蛇阵。走到上盘山公路的转弯处,有的驴友走捷径直接攀爬上山,那可是没有路的山沟沟,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不敢贸然行事,只得乖乖地走公路。
http://s7/mw690/001eHJIegy6OhaQEbVs16&690
       沿着盘山水泥公路到山哑口,回头俯视走过的路,从第二片红杉林到第三片红杉林,路程至少在三公里左右。
http://s9/mw690/001eHJIegy6OhaQLe76b8&690
http://s6/mw690/001eHJIegy6OhaQRSLzf5&690
       过了山哑口,我们没有再沿着盘山公路走,林场在山哑口处修了一条上下山的游步道,我们沿着游步道下山只用了约五分钟时间。站在山哑口俯视山下,第三片红杉林(从溪下往上走属第一片红杉林)尽收眼底。
http://s6/mw690/001eHJIegy6OhaQXZwp35&690
http://s3/mw690/001eHJIegy6OhaUbE6642&690
http://s13/mw690/001eHJIegy6OhaUjIpCcc&690
http://s8/mw690/001eHJIegy6OhaUqOaz07&690
       下到第三片红杉林,林子中聚集着更多的游客,因为从溪下进来的游客大部分都停留在这片林子里。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UxkJOe0&690
       我们走到第三片红杉林已是下午三点多,大家显得疲惫不堪,没了再游玩的兴致,于是便急匆匆地收拢队伍往溪下村停车场走。
http://s9/mw690/001eHJIegy6OhaUEv7a78&690
http://s11/mw690/001eHJIegy6OhaUT5W2ea&690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UVZa820&690
http://s14/mw690/001eHJIegy6OhaVebBb4d&690
http://s1/mw690/001eHJIegy6OhaVlF7240&690
       从第三片红杉林出来,都快三点半了,这一路上进出红杉林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周日这一天估计进入牛头山水库红杉林湿地的游客人数达近万人。
http://s11/mw690/001eHJIegy6OhaZugVI1a&690
       下午三点半,我们全部汇合到溪下村停车场。上午我们六辆车先抵达溪下村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是专门应对各地游客来此游览红杉林而临时设立的),留了一辆车在停车场,人员拼乘五辆车前往三十多公里之外的桐坑村。我们汇合之后,由我开车将驾驶员们送至桐坑村将车开回来,谁知出村时就遭遇堵车,据说溪下村外小芝至东塍的公路从上午就开始堵塞,我们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将停放在桐坑村的车辆开回到溪下,此时已是晚上六时半左右了。中午大家没吃上饭,饥肠咕咕,只能晚上享用中晚合餐了。

       此次随单位妇委会组织的户外穿越活动,从东塍镇桐坑村到小芝镇溪下村,徒步足足走了六个小时,这比事先打听只需二小时翻了两倍,回到家里感觉腿脚发酸,这就是欣赏红杉林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