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砖井,是一口井。即使你是老合肥人,或者是老肥东人,也未必有印象。它在合肥市瑶海区新安江路南侧,距离店埠镇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朱砖井游园,是一座街区景观,面积不大,形状狭长,也没什么独特的景致,类似于城市里的口袋公园,是市民们休闲散步的绝佳之地。

作为城市生态的一部分,游园的规模、景观和人文主题有很多,它们是散落在街角路边的一个个闪光的亮片,但是,能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游园并不多。因为游园,无非是繁忙之后的一份安宁,无非是喧嚣之下的一种冷静,无非是生活的重担从左肩换到右肩之间的一时偷闲……返朴、归真、溯源、洗心、健身、养性,是每一位游园者渴望从中获得的一份廉价的慰籍。有时候,我甚而认为,在城市文化生态的菜单里,公园是正餐,游园是路边小吃。所以,我与散布于城市中各类游园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擦肩而过的邂逅:我是它们的匆匆过客,它们也是我眼睛里飘浮过去的游云。
然而,至少,对于我来说,“朱砖井游园”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能够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去处。
且不说它的石亭、景墙、廊架、花境,也不说它一步一景、人走景移的绝好美景,而是因为它确实拥有一口井。虽然这口井已经被岁月的淤泥填满,井栏也是用大理石新砌的,但是,自古有“因井为市”的说法,所以,合肥市有名的“老井”有很多,比如百花井、五里井、状元井、包公井、七眼井、甜水井、铁栏井等等,最著名的应该是明教寺里的“屋上井”吧。百度上没有记录“朱砖井”的来龙去脉,因而我就胡乱猜测,这个“朱砖井”大概是朱姓人家的、用砖砌就的水井。它可能达不到以上这些老井的咖位,但它在“合肥”建市并进而迈入大都市行列的过程中,一定作出过举足轻重的贡献。
与其它的游园不同,朱砖井游园里还有一个设施齐备的篮球场。旭阳初升的早晨也好,余晖映霞的傍晚也罢,哪怕是华灯闪耀的夜间,清爽的球场上,总会有一群篮球爱好者们在场地上驰骋,看他们:进攻时闪转腾挪、势如破竹,防守时换影移形、固若金汤,配合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传球时灵活机动、声东击西,投篮时虚虚实实、岀手如电。篮球场边的长椅上,散坐着几位须发染霜的年长者,他们正神情关切地注视着篮球场上的龙争虎斗,面对球场上这群生龙活虎、挥汗如雨的少年郎,一定有他们回不去的青春,他们看到的一定是曾经的自己。如果每一座游园都是一粒色泽靓丽的珍珠的话,那么,自带篮球场的游园一定是一颗“大溪地黑珍珠”。
朱砖井游园的出现,转变了我对游园这种“生态快餐”的心理定位,令我重新认识到游园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现代化都市之中,不经意之间,有一方精致的游园如精灵一般在眼前闪现而出,就如同困身于暑热之中,有一缕清风拂面而来一般,顿时让人倍觉神闲气定。所以,凡是隐逸于城市里的每一座游园,都能够算得上是仙天福地。它们是幻化之地,定格在熙来攘往的车流与人流的侧畔,它们是化外之境,安卧于耸入云端的高楼与大厦的脚边。
或许,以上都不是朱砖井游园能够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也不是朱砖井游园让我重新定位游园地位的理由。或许仅仅只是因为,朱砖井游园恰好位于我家孩子居家附近的缘故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