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泥”作动词用,就是用恰当的工具沾稀泥涂抹墙体,修补破损、开裂、不平整的地方和遮掩脏乱、丑陋的墙面。
以前盖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墙体丑陋,凸凹不平,而且土坯和土坯之间缝隙很大,透光漏风,裸露的墙坯经不起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因此,为了保护墙坯,加固墙体,美化墙面,人们通常将稀泥反复搅拌后,均匀地涂抹在墙面上,有时候为了增加坚固度,还在稀泥里面掺加一些稻草,这一道工序,被称作为“泥墙”。
现在的房屋,至少是砖混的墙体,通常用水泥抹平后再用腻子粉、石灰膏粉刷。所以,房屋建造之后的这一道工序,现在叫做“粉刷墙面”。
前一阵子,在我们这座小县城里面,疾风暴雨般地刮起了一阵“粉墙风”。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喧嚣闹市,寻常巷陌,凡是要“露脸”的地方,一律铲平重刷,在一些不太显眼的地方,干脆直接在原有的墙面上重新粉刷。这一阵风刮得可真够猛烈!似乎一夜之间,放眼能够看到的墙面,都在一瞬间脱去了原有的破败不堪、零落飘摇的外衣,人模狗样地穿起了雪白的衬衣。似乎又在一夜之间,雪白的衬衣外面,罩上了华美的外套:有图有画有文字,有山水风景,有鸣禽飞鸟,有人物肖像,也有励志格言、名人语录、人文经典。
小小的县城一下子靓了起来,人也显得格外的精神。就连我们学校操场四周破落的围墙,也在这阵“粉墙风”中换上了新颜。我们学校操场四周的那个围墙呀,本来就已经够斑驳凋零的了,再加上四周的居民,为了向学生售卖零食而在墙上凿开的一个个小孔洞,更加显得面目狰狞。在这阵“粉墙风”中,政府总算毫不犹豫地向教育这块阵地上投下了一笔小经费,让师生们能够开心地在亮丽的围墙里面打球、运动和嬉戏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阵风为什么刮得这么猛烈、这么迅速、这么突然、这么普遍了!原来是在准备应对“文明县城”的评比和检查验收。
我不知道我们的县城是不是已经荣膺为“文明县城”了,但是,我只知道这阵风止息得也很快,也很突然,好像是一闪念之间就悄无声息了。这一点,从我们学校操场四周围墙上只画了一半的画儿就能够感觉得到。我也知道,鲜艳的墙皮里面是什么——是顽固不化的广告“牛皮癣”,是千疮百孔的断垣残壁,是龇牙咧嘴的残砖碎瓦……我还知道,华美的围墙后面是什么——是拥挤低矮、阴暗潮湿、凌乱不堪的居民区,是废物如山、蚊蝇乱飞、鼠窜蚤跳的垃圾山,是污水横流、浊臭冲天、杂物遍地的废弃地……
然而,我更明白,在我们的老家,通常就用“泥墙”来比喻“掩盖事实真相和隐瞒丑恶行径”的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