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工战“疫”,工业互联网能做什么?

(2020-02-14 14:41:09)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拐点尚未出现,人员隔离、居家办公仍是当前最有效的举措。对于劳动密集的工业企业来说,如何在减少人员流动聚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恢复生产,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此次疫情中,当下炙手可热的工业互联网究竟能做些什么?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讲又有什么影响呢?


 

疫情肆虐制造业现状如何?

疫情爆发后湖北基本处于封省状态,广东、浙江、河南、湖南随着确诊人数的陆续增加,也纷纷实施较严格的“半封城”式管控措施,乡道封路、社区封闭管理、高速劝返、高速出入口关闭等,导致很多工业人滞留家乡。据初步估算,截止210号各工业企业员工复工率不足30%,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复工人数不足、物流受限、原材料供应难等重大考验。此外,工业制造业还因延期复工、流通减速等原因,造成合同违约、生产滞后,同时消费、旅游、服务、进出口领域的影响也会蔓延到制造业,业务发展、订单量会有所减少。


复工战“疫”,工业互联网能做什么?


多位专家指出,在应对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制造业作用巨大。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已证明,制造业在疫情结束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高,制造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在“非典”疫情结束后复苏更快。因此,给制造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更多政策支持是当务之急。

 

 

工业互联网助力复工抗疫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在线操作、信息汇聚、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的优势。面对严峻疫情形势和企业复工迫切需要,国内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在最大程度的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疫情期间,各大企业纷纷开启“云开工”模式,员工使用BYOD(自带设备)通过安装形形色色的办公软件,如文档的,视频的,审批的,报销的,邮件的,即时通讯的等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企业信息和工作内容。23日当天,全国上千万家企业,近2亿人居家办公,程序一度崩溃。


复工战“疫”,工业互联网能做什么?

各大工业互联网巨头纷纷提技术支持,比如阿里云宣布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支持新冠状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蛋白筛选等工作,帮助科研机构缩短研发周期,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药和疫苗研发。

此外,工业互联网被利用到疫情防控中,比如一些企业研发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温度感大数据管控系统,政府部门、企业、工程、园区以及一些行业单位,可以通过基于智能化无线化的热成像终端监测,实现人体温度、身份信息、位置信息等自动监测及实时上传,并通过后台疫情大数据分析系统,提供相关应急预案及决策服务;再比如海尔上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平台”,实现了防治疫情物资的供需信息及时、准确零距离互联互通,也为政府物资调配提供数据支持。


 

240款工业APP免费使用

在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指导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机构征集了240款工业APP供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免费使用,助力工业企业复产复工。其中:研发设计类52个,主要用于在线协同设计、程序开发、建模仿真等;生产制造类75个,主要用于设备远程管控、能耗管理、物料调度、作业排成、质量管控等;经营管理类46个,主要用于移动办公、经营分析、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等;运维服务类37个,主要用于远程运维、产品服务、工况监测等;疫情防护类30个,直接用于火神山医院等医疗机构,助力疫情防控。


短期看,这是一次工业APP普及率提升的机遇,有助于工业企业降低疫情对复工的影响。长期看,工业APP的普及是工业互联网大规模应用落地的第一步,有望推动工业信息化生态向云端迁移。新冠疫情下,研发、管理等环节远程实施成为刚需,工业APP大规模免费试用有望短期内提升工业APP普及率,培养用户习惯,为未来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基础。

 

复工战“疫”,工业互联网能做什么?

 

工业互联网落地有望加速

2019年以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落地应用,但大部分仍然时在制造企业内部,或者外部合作试点应用,距离规模化应用仍然较远。2020年对于工业互联网行业来讲,可能会通过此次疫情,呈现出工业制造业全面普及的现状。除此之外,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此次战“疫”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这些技术必将在2020年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复工战“疫”,工业互联网能做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