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政增速全面下滑的背后成因

(2020-01-05 18:57:36)


2019年,各地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给企业“减税蓄能”的决策,但由此带来的结果却出乎很多人预料:

        一是几乎所有企业并没有明显的“减税”感受,对企业影响不大;

        二是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减弱。

        据悉,目前在3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中,上海、山东、深圳、辽宁、甘肃、青岛6个省市公布了2019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其中6个城市均呈现出一个共性:财政收入增长低迷,甚至出现下滑;有部分人分析认为,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导致财政收入低迷的主要原因。


        上海和山东,一直以来是名副其实的财政大省,但去年两地财政收入增速均不足1%(上海0.8%,山东0.65%)。


        总体看,全国去年财政增速呈现下滑态势,一些省市是明显的负增长。比如:辽宁省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52亿元,同比增长仅1.4%;甘肃财政收入更是出现了下滑,同比增长为-2.4%。

        深圳市财政收入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仍位居前列,2019年深圳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7%,相比2018年(9.2%)也有明显下落 。

财政增速全面下滑的背后成因

        这一现象预示着:

        1、全球经济进入消费低迷时期,全国政府财税收入进入明显的下降通道,政府再也不能大手大脚;

       2、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如果与收入结构优化协同起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

       3、地方政府目前可以采取的手段有两个:

            一是扩大举债规模和央行继续放水,使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

            二是渴望得到国家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这一路径越来越难了。

财政增速全面下滑的背后成因

     对于中央政府而言,面临三个越来越被动的情势:

     一是财税来源的集中度越来越少,只能依赖上海、深圳等不超过十个的经济强市;

      二是央行会不惜采取持续放水策略,但必然加速货币贬值,刺激通货膨胀;

      三是少数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可能会诱发较严峻的财政危机及社会矛盾。


      透视这一现象的成因,不要简单地归因于政府减税,更重要的原因是大的经济形势趋冷、中国经济结构及经济循环品质问题严重。粗制滥造的GDP的背后,埋藏着很多“由来已久的矛盾”,而且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破解的。

      


财政增速全面下滑的背后成因


更多重磅资讯:

财政增速全面下滑的背后成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