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好“数字城市”,政府还要做好四件事

(2019-07-20 11:10:39)
玩好“数字城市”,政府还要做好四件事

 对于一级政府而言,有两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

 一是投巨资打造数字城市,到底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

 二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数据运营系统和数据运营团队有没有,如果没有,巨额投资就会打水漂。

 近几年来,不少一二线城市政府盲目跟风,投巨资打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并力推大数据基础工程建设。本来几千万投资就能满足基本运营需求,可实际上要投资几个亿、甚至十几亿。但是,巨额投资砸下去后才发现玩得“很无奈”:安装了大量摄像头、搭建了看起来很气派的中央演示屏、建设了大量“云计算”存储机房、购买了不少运营软件,但实际上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原本以为,数字城市、云计算、智慧平台等投资,能够解决两大问题:大大提升城市管理及智能化服务水平、全面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际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政府都设立了类似大数据局这样的部门,给了编制和经费,却不知道如何激活数据资源、如何有效运营数据;更令人焦虑的是,每年还要支付很多费用“喂养”大量数字化设施的运维,五六年后很多硬件和软件还得更新迭代。总之,巨额投资砸出一个无底洞,每年还要财政经费喂养。

 玩好“数字城市”,政府还要做好四件事


 有人可能这样质疑:怎能说投资没有意义呢?每年城市摄像头贡献的罚款远比警察的贡献大,捕获犯罪分子的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升、公共场所安全管控能力明显提升。这些固然都是事实,但是,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的投资只是实际投资的很少一部分。或者说,现在实现的功能根本谈不上数字化、智慧化,最多只是监控、图文分析和简单的统计运算功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交通及公安监控和指挥系统、越来越多的人脸识别系统、部分专业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这些应用已经是很成熟的最基本的应用,投资成本并不算大。而实际上百分之七八十的投资并没有发挥作用。这就好比三口人的家庭本来买套一百多平米的公寓就生活得很舒适,结果却要建一栋上千平米的豪华别墅,光雇佣人打点房屋,一年就支付很多费用。

 玩好“数字城市”,政府还要做好四件事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政府决策层盲目性较大,盲目信任一些科技类公司,被上级政策和高科技公司的忽悠所绑架,稀里糊涂的立项、投资,而对实际情况不了解;

二是不排除背后有紧密的利益链驱动;

三是缺乏专业性运营机构及团队。

 玩好“数字城市”,政府还要做好四件事


怎么办?

坦率地说,一个城市的政府若要以最少的投资做好最前位的数字城市建设及运营,需要高度重视并做好四件事:

 一是做好数字城市建设及运营的“商业方案”,并基于商业方案做好不超过五年期的数字城市基础投资建设规划。这是因为,每过四五年,超过一半的硬件和软件,需要较大规模的淘汰和迭代升级。

二是要做好城市管理及城市产业经济运营两个方面的“业务梳理及优化布局”。在此基础上做好支撑城市管控及经济运行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架构,特别要依据区域城市核心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数据链。

三是基于城市管理及产业运行的数据结构及数据链,植入运行软件,激活数据仓库和数据运行。

四是制定城市数据运营方案,组建一支专业团队或者委托专业机构,提供数据分析及数据运营服务。

 玩好“数字城市”,政府还要做好四件事


 综上所说,一个城市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工程,应当按照下面流程实施:

1:对城市管理运营和城市产业运行做好梳理优化;

2:集约多领域专业人士,合力做好数字城市建设及管控运营的商业方案,而不是直接做技术方案(避免盲目投资);

3:按照预算做好数字城市的技术方案及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硬件及基础软件;

4步:组建专业团队制定数据运营方案并启动运维服务;

5步:搭建城市管理数据仓库和产业运行数据架构,做好核心产业数据链设计,构建支撑城市运营服务PaaS台;

6步:专业团队启动数据分析及运营服务,根据核心需求设计不同应用程序DBSData Box System,提供专题报告及决策建议;

7步:逐步融入物联网、产业互联网。

[说明:上述7个步骤奠定了一个城市的数字化建设及智慧化运营的基础,目前美国、德国及中国华为在数字城市管控及产业服务方面的成熟经验,可以直接“拿来就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