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君子不提价钱

标签:
文化时评 |
分类: 杂文 |
英雄不问出处
君子不提价钱
我们常常身处这样一种场景:
当你穿上一件新衣、戴上一只手串、买了一款电子产品,有人会问:多少钱?
或者家里来了客人,对方会问:房子租的买的?多少钱?
尽管这种提问并不带有恶意,但你也许并不喜欢,除非你有意炫耀。问题是,当这些物品并不值钱的时候,场面多少显得有些怪异——对方可能会因此产生虚惊一场的口气或神态——啊,租的呀!——啊,这么便宜啊!不会令你舒服。也许你内心坦荡为人豁达,并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这可另作一说。
能够提出这种问题的人,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习惯以货币价值来揣摹他人,另一种是对特定个体缺乏尊重。
日常交际不是婚礼仪式,需以钻戒的价格来衡量联姻双方。一次简短的交谈即可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修养,如果你的价值取向不在金钱物质,而在于事物内涵,那么你就不会关心它的市场售价。
如果换成是你,看到一只手串,不妨提出另一类更有意义的问题:什么材质?玩了多久?在哪儿淘的?品相不错……这样一席谈话,就比较得体,并给了对方足够的尊重,无论你们的关系如何,也不管对方身家贫富。如果你明知价格不菲,又想拍人马屁,那也最好等到对方“开价”,然后你再大加赞叹、唏嘘不已。这样,你就不掉价。
除了生意场、收银台,一般人都不愿讨论钱多钱少。或者说,如果你迫切想要知道“多少钱”也可以,但绝不要迎上去就直奔主题,最好随着话题的展开自然流露,这样会显得自己更有涵养;即便对方是个想要炫富的人,也不要露出你的粗浅,你要让他觉得你的赞赏不那么廉价。
你的粗线一不小心就会流于贪婪或蔑视。房子租的买的跟你有关系吗?多少钱上网一查便知。
避免尴尬是最基本的社交品德与社交能力,愉快交谈是健康交际的根本需求。有人会当面直指他人的缺点与不足,然后补充一句“我这人比较直,别介意”。这种人多半不直,而是不懂尊重。换作他的领导、长辈或者内心惧怕的人,他还直得起来么?
因此说,谦谦君子必须懂得尊重并且不被物质绑架,以更高的标准看人、律己。
与其问“多少钱”,倒不如说“很不错”。此乃君子之言。
文|张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