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 |
《行为艺术家余秋雨的行为艺术》
文/张怀旧
今天我骂余秋雨有几个原因:
1、 拿掉眼镜,他的长相酷似陈凯歌,令人厌恶!
2、 穿上西服,嘴里一下子就吐出了三百多次“文化”,衣冠禽兽!
3、 因为害怕自己被人归于“伪精英”一类,所以他大肆批判“伪精英”,贼喊捉贼。
4、 受网友之托,铲除这驼“文革余孽”,众矢之的!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批判余秋雨需要高深的文化底蕴、需要广泛的民众支持、需要豪迈的文化魄力。今天我想说,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被余秋雨的伪文化压制了好多年,根本就没有胆量去触及所谓的文化了,这么一来,真如余秋雨所说,“中国人对陌生和距离的敬畏,给伪精英文化留出了辽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发现余秋雨在摆出一副伪精英的架势大肆批判“伪精英架势”的背后,一定给他那些愚蠢的粉丝们布置了家庭作业,即“请问同学们,余老师是不是伪精英?为什么?”于是对余老师的“陌生”和“距离”异常敬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余老师不是伪精英,因为他批判了伪精英。”这么一来,凤凰卫视用繁体发光字写的“秋雨时分”节目终于目的达到!
多么狡猾的游戏啊!“秋雨时分”,大概两千字的内容却做了十几档的节目,蒙猪蒙狗蒙牛也不要来蒙人啊!
张伯存先生指出:“余秋雨太在乎自己的社会形象,他高贵的文化人心态不能不成为他传播文化时的一丝心里障碍,同时也疏远了他与作者之间的距离。”现在我终于明白,余秋余正是利用了这种“距离”感凸现了自己的脱俗的文化人格。
现在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余老师批判了伪精英”所以他就“不是伪精英”了?这其中有什么因果关系存在吗?用文化来伪装文化这是很多文化人的特长,就好比武林高手用武功来杀人一样容易,不懂套路的人,只能频频点头,作若有所思状。
余秋雨是中国伪精英的典型标本,也是中国即将遗臭万年的文化卖骚者的美丽化石。余秋雨穿上了整洁的西服冒充文化真精英,余华学起了爱因斯坦不修边幅冒充思想者,其实呢,什嘛东西!这两个姓余的跟那几个80年代的尿床作家没什么区别,都是写书卖字的商人,鼓吹自己学术高深的同时却贩卖了文化,何其的丑陋和无耻!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说个故事:前些年当我还是个街头混混的时候我嫖过两位妓女,一位姓余,戴着眼镜,另一位小名叫“秋雨”,浙江余姚人,也戴着眼镜,说实话,我骑在她们身上的时候,我同样戴着眼镜,因为她们跟我说了,戴眼镜的女人文化价钱可以高些,戴眼镜的嫖客文治武功可以差些。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没有摘下我脸上的平光镜。
今天早上我躺在床上思考了一下,如果用文化对抗文化,那到最后不但玷污了文化,而且在两败俱伤之后,某些人还要高声呼喊“我是为文化受的伤”,表现出誓死捍卫文化的雄伟气概!好比我们在街上遇到一神经病在说教,显然我们不能让过多的人来围观,应该迅速疏散围观群众,给神经病者打一针镇静剂,这样才能防止他的歪理学说误导不明真相的过客。
对于余秋雨,我不想通过文化的手段来驳斥他,原因有三:1、我没有文化;2、防止余再次充当捍卫中国垂死文化的伪英雄,3、围观的群众太多,且素质不高。
对付官僚,我们使用女色;对付泼妇,我们拳脚相加;对付伪文化,我们就必须摒弃文化。我们只有站在圈子之外才能看到圈子以内的纷争,我们只有站在岸上才能看到沉船。余秋雨,一个文化圈的伪精英,他永远也预料不到自己哪一天会触礁,他永远也没有机会打捞自己的沉船,因为是他自己淹死了自己。
余秋雨,这位40年前的牛鬼蛇神,昧着良心抹去了自己肮脏的历史,教育现在的年青人要善良要真诚,俨然成了他们的人生标杆;余秋雨,40年前为“官”帮闲,写起了大批判,前些年他又与“商”勾结,搞起了“千禧年之旅”;余秋雨,急功近利的脚步践踏了中国所有的文化旅程之后,又相继玷污了埃及、希腊、中东;余秋雨,常以文学裁判的身份对“全国XX大奖赛”之类的指手画脚;余秋雨说文学需要寂静地反思,而他自己却从不反思,时刻准备着文化部落的叫春以及文化高潮的到来……一场又一场的文化作秀充分说明了余秋雨过去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演员身份,试想,一个舞台上的小丑一但成了中国文化的代言人,那是何等地丑陋和悲哀。
余秋雨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嫖客,他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文化苦旅”之后终于跟许戈辉、马兰、汤佳丽这些女人在床上有了所谓的“千年一叹”,在过去度日如年的乱世里被憋屈了十年,如今终于能够一泻如柱,即便打湿了床单,也会立刻有位学生站出来说:这就是《文明的尿片》!这就是这位上海流氓鲜为人知的过去与他文化喜剧的提纲。
余秋雨说当一个人捧着一本书走过来要跟你攀谈文化的时候,你就需要警惕了。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昨天下午我第一次通过艺术加工过的网络视频看到大言不惭的余嘴脸,当时我立刻就警觉了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人是在作秀,根本就不是个学者,伪善的面容跟那个陈凯歌有的一拼。我跟很多文化人在一起吃过饭,人家从头到尾只谈两个话题:女人和酒。谈的滔滔不绝并且绝口不提“文化”二字,真的是令人景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是个酒色之徒,可当筵席散去,大家把嘴一抹都竖起大拇指说:到底是个文化人,深刻!
不管所谓的文化官僚们怎么看待,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文化态度。
文化无处不在,不需要我们将它说出来,可能在餐桌上也可能在厕所里,可能在床上也可能在街上。真正的文化存在于绝对的市井生活中,而不是你余秋雨在凤凰卫视用2000多吨重的文化石所搭建起来的录音棚,你以为你披上你的文化袈裟坐在石头上就可以冒充武当山的和尚闭上眼睛对着我们芸芸众傻念经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一眼就看出你是一只正在觅食的井底之蛙!跳上石头,呱呱地叫了几声,就自诩为文化之音?你放屁吧你!
余秋雨还说“大批判情节”是中国文化的误区,说1990年以后,似乎骂人就成了文化,我知道这话是影射了王某和李某。余某还算识相,在处心积虑地批判中国大部分的学者和作家都是伪精英之时,还不忘加了个时间限制“1990年以后”。在过去,余秋雨曾经恣意曲解鲁迅与胡适的文字,如今这龟孙子对喜笑怒骂的鲁迅仍然是心存不满的,但是文化走狗的懦弱与狡猾让他不敢明目张胆地去继续诽谤鲁迅,只能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罢了。我想反问一句,你老余就从来没有骂过人吗?你母亲打你屁股的时候你有没有骂过你父亲的冲动?
“评判一个文人是不是伪精英,无须看他的学问高低,学问很高的的人也可能成为伪精英。”这也是余秋雨的原话,如果正如世人所认为的那样余秋雨果真很有学问,那么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余秋雨本人近几年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姿态,那么地矫情、那么地故意、那么地张扬、那么地做作,没有人比他再“伪精英”了!没有人比这驼“文革余孽”更能毒害我们的祖国了。既往不咎,从今以后如果谁死不悔改继续做余秋雨的拥趸,我将诅咒他家世代养儿没肛门!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没有人用文化来渲染文化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将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来诉求是迂腐的!这就好比我们买了一把锁,不用锁来锁门,却用一把锁去锁住另一把锁,有意义吗?我记得我十年前在南艺学习油画的时候,总是用颜料在画布上瞎抹一番,不小心发现颜料用完的时候就说我的作品完成了。别人看不懂,我就说这是艺术你们当然不懂。后来的学弟问我:大哥,你这是一幅涂鸦吧,很不错。我问他:什么叫涂鸦?
今天我才知道,不仅是我,这世上有很多人都在不知所云地涂鸦。为了艺术而艺术,为了文化而文化,将艺术作为艺术发展的一个领域去探索,将文化作为文化生长的一个分枝去思考,这就如同程序员编程的时候出现了“死循环”,死路一条!从凤凰卫视到新浪博客,余秋雨给我们上演了一幕幕贼喊捉贼的皮影戏,用他油光可鉴的脸皮为我们导演着凯歌式的闹剧,一大帮饥饿的媒体狂饮着他如超女一样炮制出来的文化粪便汤。余秋雨扛着批判伪精英文化的大旗,骑着一匹瘸腿的斑马,以文化走狗的姿态疯狂地涂鸦着人们永远也看不懂的七彩油画!似乎要告诉人们,他才是真正地行为艺术家。
前一篇:抵制爬灰 打击盗版
后一篇:哪些男人最容易戴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