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杭州的第二天,除了去宋城、灵隐寺游完外,我还去了有名的三条街。那就是杭州有名的高银街、南宋御街和河坊街。这三条街的距离很近,一个晚上一并玩了。边吃边逛,好不乐哉。
游完宋城,乘Y4在灵隐东门下车,去了灵隐寺和飞来峰,飞来峰门票40元/位,如果去灵隐寺上香,要再加30元/位的香火钱。游览灵隐寺大约两个半小时。说实话,灵隐的景点有点让我失望,飞来峰也没有让我感觉特别,就因为它是江南古刹,慕名而来寺内上香的游客还是挺多的。倒是做Y4时,沿途的风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出灵隐寺乘K7回湖滨,在解百集团附近下车。向前走不远就到了南宋御街。

南宋御街的天桥下面有一处四世同堂的雕塑,雕塑的服饰和表情很逼真,还有两个凳子可以坐上去拍照哦。

南宋御街天桥,桥面是复古式的,很宽。
站在天桥上欣赏傍晚的杭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哦~~~~~
桥两侧的风景。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是南宋皇帝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不仅如此,当时的御街对百姓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可以堪称是南宋的商业、娱乐及休闲中心。
从全景介绍示意图上看,今天的南宋御街有于谦等名人故居,天主堂、老字号名店、兴业银行、绸庄等旧址,西式餐厅、酒店、玉器行等现代建筑。







御街南北横穿杭城的中山路,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是南宋都城临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主轴线御街,此后也一直是杭州重要的城市商业中心所在和老城的中轴线。
2008年,杭州市政府提出将中山路将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空间,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的规划目标。对御街进行了生态有机恢复。

街边两侧是方池浅水生态模式,营造南宋园林气息,街道两侧种植梧桐、香樟等树种,现代建筑墙面种植攀爬、藤蔓植物。整个街道绿意盎然。

水池中有砖雕字模等景观、睡莲、等水生植物,之前生态修复也接触过一些,但这种修复方式
还是第一次见到,整体不仅十分美观、环保,而且非常具有人文气息。


南宋御街的遗迹处还建有开放式御街陈列馆。陈列馆的一半位于御街的主体路段,是下沉庭院设计风格,游客低头透过钢化玻璃就能看到路面深处的御街原貌,就像售楼中心的小区全景图。一半位于道路边木式建筑,里面有御街全景示意图,墙壁上是御街古迹简介。
沿着南宋御街向前走,十字路口处即可看到街边的五芳斋老店,垂直的这条街就是有名的河坊街,是古代杭州的“皇城根儿”。
河坊街是清河坊的一部分,这个角就是有名的“清河坊四拐角”。即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烟、万隆火腿店、张允升帽庄四家各踞一角。杭州城闻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线)就出与此。
拐角一景。

河坊古街是杭州古都风俗民情的集中再现,
街上有橙黄色的瓦片、青白色的骑墙、明晃锃亮的牌楼……

街上有经营玉器、明清瓷器、名人字画的古董店;穿着长袍、拎着长嘴铜茶壶为客人斟茶的“茶博士”;摇着木纺车,为顾客现场纺纱的“吴越人家”布艺品店……

还有定胜糕、葱包烩、臭豆腐、油酥饼、酱鸭、咸肉蒸河虾、咸肉蒸湖蟹药膳……








看到照片这是啥了吗?
有勺有碗呢,这么提示,应该能猜出来吧。
河坊街有个小吃城,门口站着两位大妈,身着古式服装,一红一绿,不注意还以为是拍戏的呢~~~~
小吃城不仅里面火爆,门口也站满了吃东西的游客,我们在里面买了小吃,实在是来不及拍照,最终也是站在门口吃了五分饱。
街上还有卖特产的店。

主要有藕粉、藕莼、醉鱼干、手剥笋、桂花糖、桂花酱和萝卜干等。
对比了一下,相同的店面,这里的特产店价格比别的地方要贵一些。






逛累了,在小绍欣吃了夜宵。

店内的环境很整洁。我们点了西湖醉鱼、蜜汁红枣、干炸响铃和宋嫂鱼羹。


大众菜,汁多枣儿甜。

<。)#)))≦
醉鱼的味道很不错,最终全部被消灭一空。

点这道菜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这菜的主料是啥,就听着名字好听,点上来才知道,原来是卷着的豆皮。这道菜,吃两三个还行,两个人吃这么多,有点hold不住,最终没卖完啊~~~~~

宋嫂鱼羹,鱼还算多,但喝的时候要谨防鱼刺,里面会有小小的鱼刺。但是总觉得淀粉放的太多了,勾芡过头了,但总体还算不错。因为吃小吃吃的有点渴,所以喝了三小碗。


逛了一天了,回到布丁酒店可以好好休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