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
——《桃花扇》
说起去夫子庙,你会想到啥?
不要跟俺说看灯、吃小吃、买花鸟、买小礼品等诸如此类的俗人做法
。
俺今天就是来闲逛的,话说在某个周末的下午,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逛到了这里。
也不知哪来的那股劲儿,就是想来了.......
“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这两句俺还真不知是谁写的,可是只要开口“桨声灯影”,俺都会出口接出“夜泊秦淮”。
看来是改不掉了。
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南京秦淮区,市中心偏南的位置,周围交通非常方便。
历史上的夫子庙是文人骚客的聚集地,是明朝国子监科举考场,整个景区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游客络绎不绝。
跨过这道门,呈现在眼前的是排列整齐的小吃摊点,还有一块“小吃向导”。
小摊的旁边,不仅有外地的美食,还有些是来自海外的。看到木有?
在摊点点了一份凉皮,话说这是俺11年第一次吃凉皮,5元一份,量蛮少的,味道还算可以。
顺着道路向里走,周末傍晚的夫子庙人不算多,大都是本地的人们穿行其中,
满口南京腔:“小盆友”,“么得”,“啊是啊?”......
话说南京的臭豆腐那绝对是对得起这个名字,那叫一个臭,老远就闻到味了,
这个是李家的,貌似湖南路还有一家唐家的,总之是很多人爱它,很多人恨它。
总觉得这种臭豆腐太厚,炸的不够脆,很少吃。于是开始怀念大学时代学校门口的阿姨,她总是熟练的将炸的薄薄的臭豆腐用剪刀斜边剪开,再拌上虾皮水和香菜,那叫一个美味。
趁着人少,进大观园瞅瞅去。
大观园里面有亭廊宇阁,
悠闲的人们,
还有紫砂、套娃。苏绣、丝绸等纪念品。
眼下正是石榴的盛花期,这株石榴姿态非常美,枝繁叶茂。
在回廊里,坐着一些自在的人们。

俺对这副装备和可爱的老爷爷非常有好感,看着他让俺想起了幼儿园时期隔壁敬老院的老爷爷。
他老人家的车子和他的不一样,但也有两个装满东西的铁框子,
在那个物资不甚丰富的年代,拥有里面的宝贝,是俺小时候最大的希望。
他老人家现在应该不在了吧。
苏绣.这些画全是用线绣出来的,
有够逼真,有木有?
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当然少不了雨花石。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幸运石,主要产于南京六合及仪征市月塘一带。自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至唐宋时期达到颠峰,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南京的特产是鸭子和各式糕点,鸭子有盐水鸭、桂花鸭和烤鸭,均为瘦肉型鸭。
与北京烤鸭吃法不同,肉质也不同,南京的鸭子肉比较紧实。
个人比较爱吃盐水鸭,很多烤鸭店现烤的烤鸭,配上卤汁,味道很赞
。
第二幅图上那个椭圆的黑黑的东东是叫花鸡。
糕点主要有绿豆糕、马蹄糕、青团等。
在这里,有章鱼小丸子、龙须糖、糖炒板栗。
有泰国竹筒饭,阿拉伯肉串,和热带水果。

在南京,别的可以不吃,但一定要吃一碗鸭血粉丝和牛肉锅贴。
这才是最具特色的小吃。
夫子庙一角。
天暗下来了,亭子上的装饰灯开始亮了,今日的这儿比往日清闲了许多。
夫子庙建筑是典型的徽式建筑风格。【徽式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高墙深宅”是其典型的特点。
建有高高的封火墙,主要为宅第之间防火所用,房屋错落有致,房中有房。
秦淮河两岸的夫子庙建筑群。
桨声灯影。
秦淮八艳闪亮登场。

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
她们分别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每个人都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且赞叹皆为一江春水向东流。

贡院街。
如果你在这儿逛累了,有游览车,还有黄包车可以坐,彻底体验一把旧时代的交通工具。
江南贡院又叫南京贡院,建康贡院。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在这里,除了逛街,还有花鸟市场,有可爱的兔子,仓鼠,小鸡和鸭子卖。还有绿植:薄荷、迷迭香、香草等。
【秦淮八绝】
【秦淮八绝】是指金陵八种最有秦淮风味的特色小吃。
第一绝: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和开洋干丝,
第二绝:蒋有记的牛肉汤和牛肉锅贴,
第三绝:六凤居的豆腐涝和葱油饼,
第四绝: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
第五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和鸡丝浇面,
第六绝:莲湖糕团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
第七绝:瞻园面馆熏鱼银丝面和薄皮包饺, 第八绝:魁光阁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这就是第六绝的门脸,不知有多少帖子在网上风靡了,可是它真的很好吃。
可怜俺的电池不给力,发出了红色紧急信号,只能拍两张了。
下次来,一定来多个特写。
莲子赤豆元宵,6元一碗,很大一碗。很糯。

这是第四绝的奇芳阁,貌似状元豆比其他的还火。
是蚕豆一类的干货。
感谢俺的一双脚,还有更多巷子和美味等待俺去发现,加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