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花筒”

(2010-12-15 01:07:04)
标签:

育儿

创意泥

儿童

成长

儿童画

教育

艺术

绘画

分类: 小甘甘的宝盒

从闺女第一次拿起笔涂鸦开始,她画出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都是自由的。我们很少对她的画指手划脚,说这样画不对,应该怎样怎样……也不会让她描绘简笔画并评判象不象的问题。反而是对她信手涂画的“大作”都表示由衷的欣赏与赞美,以至于家里的墙上、门上、甚至是爸爸的肚皮上都经常被她画得乱七八糟。本来有孩子的家里就会乱得象个,对于这一点我们顺其自然——肚皮脏了可以洗,墙和门可以重刷,却以此换来了小甘甘大胆、自信的线条和人生最初的自由和快乐,是不是很值得呢?

http://s3/bmiddle/43841f0ft97759ff4e422&690

(惨不忍睹的门就不能放大看了,呵呵!当然也可以在墙上贴张大一点的纸,主要是能让孩子体验“

没有界限”的“大气”感觉)

小甘甘对涂涂画画和做小手工的兴趣一直没有消退过,这是她最能专注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事情了。和她一起剪纸贴画、捏泥、画小故事……是我们非常快乐的亲子时光。

http://s12/bmiddle/43841f0ft976bfd1af41b&690
(其中最大的那张小女孩和两个小人儿的作品是小甘甘3岁时捏的,一直当宝贝收藏着)


http://s2/bmiddle/43841f0ft9761f2e84991&690

(左边是小甘甘先捏的右边是我后跟她学着捏的,象不象一对母子)

       有时朋友会问“你是怎么教孩子美术呢?”对于这一点真的很惭愧!记得我开始学画画是从素描、色彩开始的。可拿这些来教低幼的儿童肯定是不适合的,因此对怎么教孩子画画一直没有确定的方法。所以索性就由着孩子自己随便画,只是对于小甘甘看的绘本、图画都会根据自己的眼光慎重的挑选——好的图画对幼儿的视觉审美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和谐的色彩搭配和构图方式对孩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地小甘甘的一幅幅简单稚拙又不乏“大师”韵味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

http://s5/bmiddle/43841f0ft976c89f6f734&690

http://s11/bmiddle/43841f0ft976a346102ca&690


         ( 下面这张大一点的是闺女今年9月份给我画的像,然后就经常笑我长得象电影"巧克力工厂"里的"欧伦比人"_真是  郁闷.不过最近她终于在学校发现了一个更象的,我也暂时不用当那个难看的"欧伦比人"了,呵呵!)

 从最初的一个点,一个圆……再到一张脸,记录着小甘甘的每一点成长和我们的每一次惊喜,每一次感动。我也越来越发现,从孩子的画里反而是我这个妈妈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悟出了一些道理。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小人一下笔总是毫不犹豫,线条自然流畅,而且经常出其不意——虽不是按照我所设想的方向走,结果却让我惊喜。这让我觉得有时候“不教”才是最好的“教”。孩子就象一个“万花筒”你只需轻轻一摇,她就会“呈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一次都有不同,每一次都是她的一个主动的体验。反过来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摆图案,那这个“万花筒”就失去了意义,而你摆出的图案也索然无趣。

http://s15/bmiddle/43841f0ft97630d2b407e&690

(小甘甘小时候的画)

有时想想为什么儿童画总能让人联想到大师的作品,也经常有人会说“孩子就是大师”。那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长大了画的画又变为平庸了呢?仔细想想这就是“有”和“无”的关系,所谓大师就是能将“有”和“无"完美结合的人,这里的“有”是指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广博的知识以及炉火纯青的绘画技法,这里的“无”则是指如儿童一般纯净的心地和独特的视角及想象力、好奇心……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就有了“家”和“匠”的区别,同时也是艺术与技术的区别。

http://s12/bmiddle/43841f0ft758a9e59fd5b&690

(小甘甘小时侯的画)

儿童最初都有着这个“无”,所以很象大师,因此在她的学画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这珍贵的特性,不要用糟糕和无知的眼光加以破坏。有的孩子一开始本来能画出自己的心灵之作,可往往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而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这就有了某些美术培训班里如出一辙的绘画作品——孩子们用越来越复杂的黑白线条争相来表现自己日趋“娴熟”的技法,用坐宇宙飞船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力以期待获得老师的表扬。可是这样画下去是不是离真正的“艺术”越来越远了呢?艺术应该是内心深处的“真”“善”“美”在歌唱,是让人看着会感动,听了会陶醉的“东西,即使一张纸上你只画了一个苹果,只要你是带着真诚和爱把它画出来,那它就是美的。

http://s7/bmiddle/43841f0ft976ac21d20e6&690

       其实孩子的心灵都是非常敏感的,而每个孩子又是如此不同,应该鼓励她们表达真实的感受,展示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对与小甘甘,我会给她看大师的作品,给她提供充足的纸张和材料,让她自由发挥。有时一张纸上她只画一个圆,几个方,我不会提醒她这是在浪费纸张,而是同她一起欣赏由此所带来的构图美感……当然她也不会总是这样画,而是逐渐地做各种涂鸦的游戏——比如她会在宣纸上来回的涂抹而产生许多混乱的线条,或直接用手沾上颜料在纸上勾画。在这个过程中她能体验到的东西想必都能成为她的一个经验——这就足够了!

http://s8/bmiddle/43841f0ft97696d680bf7&690

       随着小甘甘渐渐长大,脑、眼、手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她所能表现的图画自然而然也丰富了许多。我找来了国外的教儿童“艺术创想”的片子给她看,小甘甘十分感兴趣。也学着搬出家里的水果、蔬菜、衣服等等的东西来摆图案。而且她的这种说干就干,半天也不知道累的劲,我知道是兴趣在作怪。

http://s10/bmiddle/43841f0ft976b4438b439&690
(上面那个草莓兔和小象柚子,对了还有那个小甘甘蜗牛,是我们和小甘甘一起玩的成果。

下面左右这两张分别是她用粉笔、彩笔还有蔬菜摆的小人儿,呵呵!)

      目前为止小甘甘一直在自由地“涂画”、开心地“创造”,当然这里还必须得提一提那位象个大小孩的“老甘甘”爸爸,“老甘甘”经常把自己当成“小甘甘”的大朋友,给她”搭窝“呀、往她的手上贴橡皮泥长指甲呀、把”被子卷“放闺女背上扮蜗牛呀!让我这个妈妈看了又好气又好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在陪伴着闺女的同时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用一双懂得欣赏的眼睛看着她——我的“万花筒”,轻轻一摇,摇出更美丽的图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