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001eDZaFzy7FonwYooefe&690
中秋,又称仲秋,是汉族的四大节日之一。其它三个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端午。
有一个比我们还要“山寨”的小国成功申请“江陵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引起了咱们的重视,于是,从去年开始,“中秋节”才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
说中秋就不能不说月亮,就不能不说嫦娥,奔月的神话绵延几千年,至今依然脍炙人口。
说嫦娥就不能不说后羿,因为嫦娥是后羿的老婆。
关于他俩的感情纠葛,后人有许多个版本,有的说嫦娥原本仙人,下嫁后羿,却因过不惯人间的素淡生活,偷食仙药飞了。但由于弃夫之耻,恐天庭谴罚,于是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可是,月宫冷清异常,使得她追悔莫及,最后含恨变成了一只白蛤蟆。
有的说后羿和河伯的老婆搞婚外恋,嫦娥知道后异常愤怒,于是吞了仙药上天去了。
有的说有个叫“逢蒙”的歹人趁后羿不在家欲强夺不死仙药,情急之下,嫦娥吞之升天。
但我觉得这些传说都不太靠谱,按照祖先育人的水准,断然不会树立这样一对问题夫妻来做典范。
我这么说也并非瞎掰,有小“玉兔”为证。
曾经,玉兔一家其乐融融,父母是得道大仙,四姐妹个个洁白伶俐。一日,兔仙赴天庭拜见玉皇大帝,途中巧遇五花大绑的嫦娥,于是向守门天神打听原委。听完她的遭遇,兔仙旋即返回,欲送一个女儿去陪伴嫦娥,但骨肉相连,母女难舍难分,兔仙语重心长地将嫦娥的遭遇告诉她们,最后说道:“嫦娥为了解救劳苦大众而受牵累,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着自己啊!”
几个孩子深受感动,争先恐后要求前往,兔仙夫妇含泪将最小的兔子送上了天。
也就是说,兔仙愿割其骨肉陪伴嫦娥,是被她牺牲自己的幸福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所感动,那么,嫦娥是如何牺牲自己的幸福,又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幸福呢?另一个版本的传说给出了比较符合逻辑的答案。
嫦娥本是一绝色村姑,与神射手后羿相恋。某日,嫦娥于河边浣衣,河伯见其貌若天仙,于是变成英俊小生上前搭讪,嫦娥见其不怀好意急忙走开,不料河伯欲强拉嫦娥入水,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后羿赶到,见此情景,怒发冲冠,抬弓便射,“嗖”地一声,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河伯大叫一声跳下河去,逃之夭夭。
嫦娥和后羿恐夜长梦多,便提早成婚。可是,婚后不久便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天空忽然出现了十个太阳,人类处于被灭绝的灾难之中。作为神射手,后羿决心射掉九个太阳,拯救劳苦大众于火海之中。他每日挥汗如雨,苦练射术,但河伯对他恨之入骨,不断骚扰,并扬言要夺嫦娥为妻。后羿受此滋扰,难以专心练箭,射术长进缓慢。
王母见后羿为可塑之才,为了考验他为民办事的诚心,便拿出一剂仙药送给后羿,并告之河伯报仇心切,一场大祸在所难免,吞服此药即可升入天庭,从此不再受人间之苦。后羿听后,心绪不宁,回到家中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嫦娥,便昏昏睡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嫦娥坐立不安,看着日渐消瘦的老公,想到世界急待他去拯救。为了让河伯死心,为了让丈夫排除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射去九日,她偷服了老公的仙药。但因其触犯了偷窃天条,被贬至月宫,从此过着冷清凄苦的日子,仅有玉兔相伴。哦,差点忘了,还有那可怜的吴刚。
嫦娥、玉兔之名都具仙意,而吴刚之名却很人间,所以我对这个人一直耿耿于怀,当然,绝不是妒忌他整日与美女为伴,而是他的名字听起来很象后人的“植入广告”,我猜测最早期的版本应没有这个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宫,也不太符合中国古典的处世规范。但就目前的版本看,吴刚是存在的,并且,关于他的版本还不少。
有的说他因醉心于仙道而不用心学习,触怒了天帝,罚其到月宫砍树。
有的说他外出寻求仙道,老婆被炎帝之孙伯陵霸占,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回去得知,一怒之下杀了伯陵,触怒了炎帝,被罚到月宫砍树,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有的说吴刚原来值守南天门,与月宫的嫦娥交往密切,且常因此而疏于职守,玉帝知道后很生气,便罚其到月宫里侃树。
看来,甭管得罪哪个帝,吴刚都是要伐树的。只是被安排到月宫去伐树有点敏感,让人生疑。
另一个可疑的事情当数月饼,我猜想在中秋神话的流传过程中,肯定有一位非常高明的卖饼人,是他一手策划了“中秋月饼”的概念,并对其实施了法术,使得国人象中了魔咒一般无论对此感到多么厌烦,也无论是否闻其名就会产生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都难以逃脱赠送或接收月饼的厄运。
不过,据说吃了这个圆饼,后羿和嫦娥就能相见。
瞧!明明是把月饼吃进了肚中,却在心头油然而生一种悲壮,难怪每次吃月饼都难以下咽,原来是被自己高尚的行为所感动。天下有情人,看在我遭如此大罪的份上,你们就在一起吧!
老枪
2009.10.3(中秋)
http://s12/mw690/001eDZaFzy7Fon1TcT17b&690
插图说明:1片为老枪为深圳文化企业拍摄的艺术品原图,2片为该片后期的效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