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枪摄影随笔:黑白乌镇

标签:
老枪摄影摄影学习视觉黑白照片灰度ps乌镇大摄会2010studio |
分类: 老枪摄影随笔 |
http://s11/orignal/43810f11g8a927ecb6c8a&690&690
远处走来的妇人
说起黑白片,很多人会以为黑白片就是黑和白构成的,
事实上,黑白照片最为迷人的,却是从0-100之间的灰度变化。
0是白,100是黑,1-99都属于灰度层次,
所以说,黑白照片更为确切的表达是灰度照片。
今天,老枪就黑白照片的转换说几点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黑白照片的转换
众所周知,彩色照片是在黑白照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就如同彩色电视机的前身是黑白电视机一样。
今天,除了在历史资料片中可以看到黑白影像,
绝大部分时间,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五彩斑斓的鲜活画面。
这似乎给了人们某种暗示,
表达历史厚重感的东西采用黑白似乎更为妥帖。
所以,表现古建、回忆等具有间离感的影像时,黑白居多且较有传播优势。
这是影像的发展史带给人类的阅读逻辑。
与黑白的间离感相反,突显亲和及时代气息的图片则以彩色更有传播力。
这是黑白与彩色应用的总体法则。
http://s10/orignal/43810f11g8a9280582b79&690&690
乌镇的早晨
熟悉Photoshop的朋友们都知道,
将彩色照片转换成黑白易于反掌。
但想要转换得精彩,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http://s14/orignal/43810f11g8a92802a703d&690&690
老门上的铜兽拉手
在PS中打开一幅彩色照片,
依次选择“图像”——“模式”——“灰度”,
可迅速将图片转换成黑白。
但是,如此简单的转换,当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所以,当我们选择以上命令时,
系统会弹出一个提示——
“要控制转换,请使用‘图像’——‘调整’——‘黑白’。”
http://s9/orignal/43810f11g8a927ffca9d8&690&690
厢房门上镂空的窗花
如果我们直接选择“灰度”,
转换出来的换面可能真的很“灰”,会显得灰不溜秋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彩色元素相对于黑色,都只能算灰色而已,
所以,用彩色胶卷拍摄的同一个场景,与黑白胶卷的成像相比,其对比度永远都是较弱的。
好在我们已经顺利的进入了数码时代,
数码后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转换空间。
http://s16/orignal/43810f11g8a927fcef1bf&690&690
晒布场
选择“图像”——“调整”——“黑白”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可以简单的选择“预设”中的“中密度灰”、“最白”、“最黑”等模式,
还可以通过对“红”、“黄”、“绿”、“青”、“蓝”、“洋红”六个转换通道进行明度增减,
以获得最佳的灰度层次。
http://s2/orignal/43810f11g8a927fa12831&690&690
夜·巷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框下方的“色相”的调整,
给灰度照片赋予某种色调,
还可以通过饱和度来调整这一色调的强弱。
总之,这个功能可以使我们最大限度的控制灰度转换,
从而获得理想中的黑白图片。
http://s8/orignal/43810f11g8a927e8e78b7&690&690
巷口的弃缸
当然,如果我们确定某幅图片在后期将以黑白的形式发布,
那么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拍摄时采用RAW格式。
在相机专属的影像编辑软件中,
简单的将饱和度调至最低值,
再利用相关的RAW处理工具对“曝光”、“亮度”、“对比度”进行调整,
可获得更高品质的黑白照片。
http://s3/orignal/43810f11g8a927e422012&690&690
尚未醒来的小街
有一点很值得提醒,
在拍摄数码图片时,“宁欠勿过”的曝光形式是值得推广的,
因为欠曝可以通过后期的调整来获得相对准确的影像。
而过曝等于信息元素的丢失,后期想要无中生有,其难度就太大了。
http://s8/orignal/43810f11g8a927e052cb7&690&690
斑驳的陋巷
当然,什么样的图片适合转换,什么样的灰度最为适中,就仁智各见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越是有“间离感”的画面,就越适合黑白的表现形式,
反之则以彩色更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