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闲在家无事,翻到一套馨儿买的闲书《一粒红尘》,上下两本,抱着窥探馨儿喜好的心态认真看了看,结果两天时间就看完了——好像自从看《资治通鉴》之后,现代书看起来似乎一点都不费脑子了,更何况这种现代言情。
《一粒红尘》的主线大约是想走贫寒女主发奋图强自尊自立的故事,但事实上就是一个灰姑凉被多金的白马王子拯救的俗套,副线里不管白富美还是整容美女还是青梅竹马的感情线放在我现在这个年龄的心态就是各种作各种矫情,不过大约在馨儿这个年龄看来或许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吧。犹记得自己小时候看琼瑶,看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各种感动,然而现如今再回首,却只觉得好多情节好多的台词实在是太过雷人太过三观不正。所以同样一本书,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看完的感受大约大多是不同的。所谓一千人眼里有一千种哈姆雷特大约就是这个意思。
那天办公室里几个小年轻在议论引导娃儿看什么样的书,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似乎从未刻意引导过馨儿看书,基本上都是顺其自然,只要不是黄暴的就好。究其原因大约还是自己小时候被大人诸多限制,但还是躲在被窝里也要偷偷看各种被家长视为闲书的武侠言情,甚至因此看坏了眼睛。不过做家长的做法也大多如我一般来自自己的成长经历。比如我对面的美女老师说自己当年太爱看各种小说甚至到了高三都还熬夜看因此影响了高考,所以她现在就很想带着孩子规避掉小说。这也让我想起馨儿高考前也还抱着各种闲书看到半夜,不知道她将来反思这段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今年的书香节还是没有买书,其实看中了一套《二十四史》,原价三千六百多活动价下来一千八百多,差不多五折的样子。但是担心不是自己喜欢的版本,一两套还可以忍受,但整整齐齐的《二十四史》都不喜欢就麻烦了,而且担心买到盗版——在当当买书买到盗版也是有的。这么一犹豫,23号一过价格就恢复正常价了。罢了,反正《资治通鉴》都还要打算看第三遍,《二十四史》也就不着急了。况且家里没有拆封的新书还有的是,且看完再说吧——孩爸这两天看电视剧《天下正道》,对王阳明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网上听各种大师解析王阳明的学说,我给他说家里有本《传习录》你去找找看,结果他找出来发现连外面的塑料包装都还在——类似于这样的书书柜里貌似还有好几套,看完再说吧。哎!以后一定要少玩手机少刷短视频,真的浪费了不少时间。不过上班一累就不想动脑子,而看《资治通鉴》真的很费脑子。想想当年自己的语文还是蛮不错的,万万没有想到看个中文书比英文书还要困难,这样的教育算是失败的吧。好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貌似蛮注重古文的,至少每次监考都看到语文试卷上有大篇幅的古文,想来现在的孩子们古文底子一定比我们好吧。只是现在的孩子们似乎越发沉迷于网络了,也不知道爱看书的孩子究竟还有多少!我是很久没有去新华书店了,办公室的小年轻带孩子去逛书店,看到的情景让她十分担忧,说是书店的地板上坐满了中学生,不过这些孩子大多数不是抱着书在看,而是抱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倒是一些小学生很认真地看着书,大约是家长带着的缘故。因此她决定自己的孩子以后若要单独来书店她是绝不同意的,因为书店里的风气实在太糟糕了。
四月份一开始学校就整了个浓重的书香节开幕仪式,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少能有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