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youeatanimals?
(2023-04-09 20:11:23)
今日读一书,名曰《eating
animals》,刚好本期的英语上到五单元"Why do you like
pandas?",莫名有些巧合,然不知是年龄见长还是心比较硬,书中的大多观点基本引不起我的共鸣。虽然我也在教学中给学生灌输“To
love animals is to love ourselves!”“Protecting animals means
protecting ourselves!”但是我并不会给学生说"Don't eat
animals".
该书作者声称自己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劝读者放弃吃肉做一个素食主义者,他所反对的大约是美国的“工业化农场”,书中描述的也主要是工业化农场的危害,但他也的确一再强调了正是因为消费者的行为才导致工业化农场的不断扩大,正是因为对鸡肉猪肉牛肉鱼肉的大量需求(而且是对廉价的肉的需求),导致传统农场不断倒闭。据说现在的美国,餐桌上的肉99%都是来自工业化农场,需求量巨大的鸡肉,基本上都来自四家工业化农场。我想起一些人说美国的猪肉不好吃,因为屠宰方式不同,不过看了他的书,估计也有工业化养殖的因素吧。
该书作者认为是我们的饮食选择可以影响工业化农场,如果大家都不吃肉,工业化农场当然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然而问题是:我们可以放弃吃肉吗?一些人或许可以,但大部分人显然是做不到的。书中大篇幅描述了动物们在工业化农场甚至仅存的一些传统农场遭受的各种虐待,言语间颇为愤怒,认为这是不人道而且残忍的。其实我也不赞成那样虐待动物,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觉得作者的想法比较天真,同时也感慨美国的社会文明的确很高,因为我相信只能在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人们才会关注到动物的权利。而在低层次的文明里,人类之间尚且相互撕咬,哪有闲心关注其他物种的权利或福利。
我小时候也帮助父母养过猪养过鸡养过牛,牛是用来耕地的,我印象中没有见过村子里杀牛的现象。但杀年猪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绝对是欢乐的日子。村子里关系好的人家会来帮忙,女人们在户外搭起锅灶,燃起熊熊大火烧开水预备着烫猪去毛;男人们帮忙摁住五花大绑的猪,但有时候猪仍然能挣脱他们的压制而逃跑,于是一大堆的人对着这只可怜的猪围追堵截,这个时候胆子大的小孩子也会加入进去。大家通常会一边追一边哈哈大笑,因为逃跑的猪往往十分狼狈,它绝望的叫声尖利刺耳,但不会有任何人同情它而放它一码。无论怎样挣扎,它最终会变成我们美味的盘中餐。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也只有杀年猪这一天我们可以尽情吃肉——其实也没有多尽情,因为这些猪肉大部分都会被大人们拿到街上卖掉换钱。只不过对于几个月都见不到肉的我们来说,能一顿吃到这么多的肉已经是极致的幸福了。虽然这些猪我们是从小猪仔就养起,一条猪至少要养一年,有的甚至两三年,但是杀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会难过,因为从一开始养的时候,我们就盼望着它快点长大好让我们吃到肉。这是因为我们残忍吗?我想这不是,这只是我们生存的方式。动物爱好者们可能会觉得我这样说就是残忍的表现,但他们如果能设身处地实践一番,估计不少人都会同意我的说法。不过我现在的生活早就脱离了当初的贫困,然而我依然无法如《eating
animals》的作者那样对农场里动物的悲惨遭遇产生共鸣,或许是因为我的认知早已成行。我自己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心肠不坏的人。每次看到路边老年人买菜买鸡蛋,没有需要也会鬼使神差的买一点——上一周遇到一个老奶奶号称卖的是自家养的土鸡蛋,我买了二十个,结果回家打开第一个就是坏的。而且其它的鸡蛋也很奇怪,还不如在超市里买的——这样的事情我遭遇的也不是一次两次。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和《eating
animals》的作者共情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很高的高度了呢?但是那可能吗?我还是比较怀疑的,毕竟我对于人性向来是悲观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