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狂飙”了吗?

(2023-02-02 15:46:11)
标签:

娱乐

      《狂飙》看完了,这部剧前二十多集真心不错,我基本是认真看了的。的确如网上所言,这真他妈是一个黑老大的励志故事,用当年港片取名的套路也可以叫《旧厂街风云》。卖鱼仔高启强的身不由己的狂飙其实让众多屁民感同身受,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那个狠劲和决心,所以最终还是那个任人鱼肉的卖鱼仔。官商勾结在这部剧里的呈现也不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表现得还是比较到位。网上有人讨论《狂飙》这部剧里的角色,居然好多人站强哥强嫂,而最不讨喜的角色居然是安欣(这个名字也是蛮有意思的,安欣,安心而已)。虽然这个角色很难让人共情,但正如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身处黑暗世界的我们虽然选择沉默,但我们不应该打击仇视那些想要撕破这个黑暗世界的英雄,即使不能支持他们,我们也不应该对他们泼冷水。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说到自己“三观不正”居然还会用一种很自豪的语气,说起“三观跟着五官跑”更是大言不惭。让人不能不感慨一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过这世风大约历朝历代都在日下,而人心大约也是永远都不可能再古。我最开始看《资治通鉴》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但看着看着又对这些历史的真实性颇多怀疑,更是对史家们动不动就“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评判很是反感。尤其那些评判基本上是马后炮——某个历史人物某个时候言行举止不合乎他们的道德标准,后来他倒霉了,必有一个智者事先就巴拉巴拉预言了这个倒霉鬼的不幸结局,表明他是咎由自取。可是读太多历史,你会发现因和果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毫无关系的,太多的事情莫法用善恶有报或其他合理的逻辑来解释。历史记载的或许根本不是真相,只是一个流传出来的事实,至于这个事实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即使关心,也无法企及。
   不过倒是有一点领悟:我们以前常常讽刺的那些吃人的礼教,看似为了统治阶级方便统治,其实又何尝不是对底层屁民的一种庇护——《中庸》里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待化以成。故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教,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仁义礼智信”的约束,手握至高权利的掌权者才能有所顾忌。假如掌权者失去这些顾忌,身处底层的万千屁民大约连活命都没有多少机会了。想想五胡乱华那个黑暗的时代,几百年的乱世,丧失了礼教约束的王权为所欲为,颠沛的黎民朝不保夕。想来现如今这个世道,即使有所不公,但官商勾结到底还是不能理直气壮,这也是《狂飙》的结局必须要让贪官黑社会死得透透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电影
后一篇:流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