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荒诞的战争,勇敢的灵魂——《1917》观后感

(2020-08-10 08:24:23)
标签:

娱乐

杂谈

      上周六到电影院看了今年第一场电影,《1917》,看名字和海报就知道是一战故事。原以为会像“拯救大兵瑞恩”那般血腥暴力,结果只是一个很平淡无奇的小故事,只是这平淡无奇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用有的人话说:这是一部不像战争片的战争片。
        故事很简单:1917年4月6号,两个英国小兵Schofield和blake要在八小时内赶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德文郡团,告知麦肯锡上校取消原定的进攻,因为那是德军的一个陷阱,否则德文郡全团1600人可能会全部被德军包了饺子,blake的哥哥就在这个团里,所以blake显得尤为急切。两个小兵穿过铁丝网,经过尸横遍野的无人区,在空无一人的德军阵地因为一只老鼠误触暗雷差点被埋在地道里。在一个满地樱花(樱花树都被撤退的德军砍了)的农场,两个人救下了被英国飞机打落下来的德军飞行员,结果飞行员掉头就给了blake致命一刀,主角之一的blake就此长眠在这片有着和他故乡相同樱花的异国土地上。Schofield继续上路,孤胆英雄般在德军狙击手的枪口下成功跨过被德军炸毁的铁桥,在夜里一个人狂奔过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小镇,在被追击中跳下河流,在奔腾的激流中几次晕死过去,却在经过一片樱花的地方振作起来,游向下游,在被倒下的大树挡住的河流尽头,踩着满河流尸上了岸,在忧伤的歌声指引下来到了德文郡D连。当得知第一批进攻连队已到了前线时,他又一路狂奔到前线寻找在前线指挥的麦肯锡。此时第一波进攻连队已经做好冲锋准备,他疯子一般爬出战壕,不要命地在炮火中横穿过往前冲锋的部队,被撞倒后爬起来继续奔跑,终于跑进指挥部,这个时候第二波进攻也要开始了。麦肯锡却不买他的帐,说你来得太晚啦,进攻已经开始啦。一番口舌下来麦肯锡终于看了将军的信,下令停止进攻,然后非常不高兴叫Schofield滚蛋。Schofield找到Blake的哥哥,告知他Blake牺牲的消息,然后独自一人来到一颗大树下,精疲力尽地靠着大树坐下,从兜里掏出一张家人的照片,照片背后有一行字:Come back to us.影片结束。
整部电影就传令兵送信这么一条线,很单调是不是?单调是单调,却很有代入感,不知道别人的观影感觉如何,我自己看的时候很有一种打游戏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夺命狂奔的Schofield,那种揪心的急迫一直没有放下过。其实一开始Schofield是很不情愿参加这个任务的,在被布雷克拉着接下送信任务时,他第一时间质疑其危险性,他对白天穿过无人区瞻前顾后,抱怨战友为何带上自己,他又不像布雷克有一个哥哥要去救,而且他厌恶战争,他是个把勋章直接换酒的人。可在Blake牺牲后,为了完成他的嘱托,Schofeild最终选择了一往无前。无论身处废墟、残垣、泥沼、河流、堑壕,面对的是刺刀子弹还是炮击,他知道自己必须把信交给一个叫麦肯锡上校的家伙,让他停止进攻。这是他的任务,更是他牺牲在这异国他乡的战友最后嘱托。他声嘶力竭地呼喊友军推动卡车,独自冒着子弹跨越断桥,用并不高明的枪法和阁楼上的敌人拼命,在黑暗中笨拙地扼死敌人,又狼狈地夺路狂奔,泅过尸河,挤过战壕,飞奔在前线的炮火中,这个时候,他再也不瞻前顾后,面对任何危险亦无所畏惧,心里眼里只有要完成的任务。然而任务完成后,他疲惫地坐下来,掏出家人的照片,这个时候,他大概又回到了对这场荒诞战争心生厌恶的状态。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反战情绪很浓的电影,导演也无意要把Schofield塑造成一个战争英雄。然而无数的战争的确塑造了无数的战争英雄,只是不少的战争英雄大约也和Schofield一般,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目标,能够让他们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与其说是使命感,不如说是战友家人朋友的性命和嘱托,因为无法辜负身边最亲的人,所以才有了冲锋陷阵的力量和勇气,与其说他们是战争英雄,不如说他们是荒诞战争中勇敢的灵魂。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在很多人的眼里,战争毫无意义,是荒诞的,是残忍的屠杀。尽管如此,人类历史上,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什么呢?平日里,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是反战的,可这个世界,还是那么多地方笼罩在永无止境的战火中,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反战的人大多不过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战争中唯一的意义就是冲锋的炮灰,但发动战争的那些上位者,却可以在这些战争中获取我们无法想象的丰厚利益。前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的魏晋南北朝历史,三四百年的战乱纷飞,老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门阀世家不管战胜战败大部分终能继续声色犬马不断,无非是称帝还是称王,为侯还是为将的区别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