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虎山门的楹联

标签:
文化 |
分类: 到处走走 |
威虎山门的楹联
http://s9/middle/437dfda2hc1996cecd018&690
去年写旅途流水账,没有写威虎山影视城。
威虎山影视城座落在黑龙江海林的横道河子,位于张广才岭南麓。横道河子镇距哈尔滨23km、牡丹江42km是国家级生态镇。,301国道、滨绥铁路穿镇而过。威虎山城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单体建筑107栋,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至建国前北方山城的建筑风格。威虎山由大城门楼、林海镇、夹皮沟、神河庙、威虎厅五大主要景点构成,是我国重要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八女投江》、《东北抗联》、《黑嫂》、《杨子荣》、《东宁特警队》、《大东北剿匪记》都曾在这里拍摄,使威虎山影视城一举成名。
大城门楼外观仿古城门楼,一、二层为青砖主体,三、四层为木结构门楼,仿古彩绘。城门上方,有洪学智将军题写的“威虎山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门洞左右两边的大幅楹联,是由牡丹江人米金玉书写的:
林海雪原,山高水远,衔雄关险道,
彪风虎胆,志壮谋深,撼恶匪顽雕。
上联描写威虎山自然环境的险要,下联则反映了以杨子荣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智取威虎山的情景。除了“衔”、“撼”两个独立的动词外,其馀都是先在句中自对,再两两相对而组成的。前4个字由偏正结构(名词限定名词)联合组成,中4个字是主谓结构(形容词说明名词)的联合,最后4个字又是偏正结构(形容词修饰名词)联合组成。
为什么说是句中对?以中间4个字为例,说“山”与“水”对,总归比具体的“山”与抽象的“志”对要更加精当吧?
《中华诗词论坛》作:
林海雪原,山高水远,卫雄关险道
彪风虎胆,志壮谋深,撼恶匪顽敌
“衔”,说明连带着,用“卫”说不通。“雕”(平声),专指威虎山的座山雕,“敌”概念扩大还没有关系,用了个仄声字,大忌(或作者不识入声字)。
博友“时光左转”作:
威风虎胆志壮谋深撼恶匪顽雕;
林海雪原山高水远卫雄关险道。
看错两个字,“威”在这里与“林”、“虎”都不能构成对仗。上下联的顺序也倒反了。
博友“卧虎藏泷”作:
林海雪原山高水远衔雄关险道;
彪风虎胆志壮谋深憾恶匪顽雕。
动词“撼”(摇动),变成表示心理活动的“憾”(失望、不满足),显然是“笔”误了。
本想从网上查阅更多资料,不料得到这样的结果。竟然没有一处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有一个新的发现:原来这还是一副藏头联,包含着当时东北战场最高军事指挥官的名字,这位撰联人米金玉也真是有心人了。而我在游览观赏时竟然没有发觉,也可见走马观花的效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