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管柔性执法叫好!

标签:
福建省城管中国青年报财物民生工程杂谈 |
分类: 时评 |
http://s1/middle/437c522bg953eba246940&690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省有关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文件,把规范发展城市菜农早市和包括擦鞋摊、小修理点等在内的便民服务点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禁止执法人员没收、毁坏流动摊贩的财物。
看了这一报道我们为之叫好!因为现代化的城市管理,需要文明执法、理性执法、柔性执法、规范执法。执法过程需要扩大教育面、缩小对立面,以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众所周知,以往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是:“城管一来,小贩逃走,城管一走,摊贩照旧”。他们之间是“猫鼠”关系。曾几何时,在“罚”字之下,城管执法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权力大棒,流动摊贩则是苟且偷生、惊恐万状,这两者怎么体现平等、和谐?
而新规定赋予了小摊贩们生存空间与尊严,也给城管创造了文明执法的环境与条件。这样一来摊贩的生计权益得到了保障,城管减少了执法矛盾与冲突,市民方便了生活需要,城市增进了亲和力与和谐度,这真是一件一举数得的大好事啊!
当然不没收摊贩财物也对城管的执法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转变城管唯我独尊、耀武扬威的权力色彩,看来还是不行的。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建立、完善城管权力的制约机制,尤其应该把执法监督权交给摊贩和社会公众,实行体外监督从根本上消除城管执法的粗暴、野蛮、无序、随意、傲慢……
总之,这次福建省有关部门发文规定城管执法“不没收摊贩财物”,“不毁坏流动摊贩的财物”,在全国开了一个好头,这是城管执法的一种文明、一种进步、一种跨越、一个突破,非常值得赞赏与提倡。这一柔性执法它彰显的是敬畏民生,搭建的是城管与商贩之间理解、沟通、交流,互信平台,相信随着这一规定的实施与落实,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公众对城管的偏见为期不远,一个和谐、安宁、长治久安的社会终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