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讲究玩,从以前的蛐蛐、核桃、鸽子,金鱼到现在的玉石、字画、家具、古玩等等什么都玩,但北京人的玩并不是像清宫电视剧里那些纨绔子弟一般整天提笼架鸟、游手好闲,北京人的玩讲究四个字“玩物成家”,一些人能通过玩不仅能养家,还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还有些人能玩成天下闻名的大家,如王世襄、马未都。
喜欢听相声的朋友都知道于谦会玩,玩票能成为摇滚协会副会长,喜欢马,能开马场组队参赛。会挣钱的人可能令人佩服,但会玩的人才招人喜欢,这也许是于谦人缘好的原因。这不,喜欢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最近把他的三大爱好之一的喝酒变成了玩意儿,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白酒。

于老师被观众昵称为谦哥,所以这款被媒体称为谦酒的产品标签上,在谦字的左下方其实还有一个“哥”字,正确的应该是谦哥酒。说起于老师的这款酒,也有个商标故事在里面。


原来在2013,2014年,就分别有人在酒类产品上申请注册了谦哥和谦酒商标,并已经获得注册。但商标被抢注也没有难倒于谦,于老师用自己的天精地华养殖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于谦商标,商标于2016年获得注册。

商标上有篆体字的于谦,以及穿着大褂拱手示意的于老师全身像。后来,于老师把谦哥酒包装改成了自己形象的于谦酒,产品形象更典雅、亲切。

商标被抢注,要么想办法把抢注商标撤销,要么和抢注人协商转让商标,好多人嫌前者费时,后者费钱,不愿意这么做,但请他修改商标呢,又觉得费劲,不愿意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字或图形,于是就把他人已经注册了的商标照样接着用,殊不知这是商标侵权行为,一旦被商标权利人追究,不仅要被执法机关处以非法经营额五倍以内的罚款,还需要赔偿权利人的损失。
于老师在发现商标被抢注的情况下,果断修改商标和产品标签,不仅体现了于老师的法律意识,也体现了于老师良好的心态。其实北京人讲究的玩,讲究的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北京人常讲“不冤不乐,对这句话,王世襄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大凡天下事,必有冤,始有乐。历尽艰辛,人人笑其冤之过程,亦即心花怒放,欢喜无状,感受最高享乐之过程。倘得来容易,俯拾皆是,又有何乐而言?生活此,商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