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卫生绿皮书:11年医改衍生五大怪胎

(2006-05-22 12:10:35)
分类: 经济观察
22日上午,“第三届小汤山论坛暨中国医院创新经营高端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此间发布的医疗卫生绿皮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在分析中国11年医改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多地着墨于剖析由医改而导致中国医疗界出现的五大窘状。

有病不敢就医
与会专家指出,由于医疗费用昂贵,人们普遍对到医院看病抱有恐惧心理,导致许多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大医院的很多专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疾病如果能在早期得到医治,病人的痛苦可以减少,医疗费用也不会很高,但很多人采取不积极的就医态度。”医疗卫生绿皮书称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医疗费用过高。

医院建筑气派
医疗卫生绿皮书指出,与人们有病不去医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医院纷纷比拼硬件,几乎每个医院都有星级病房,便宜的一天几百元,贵的则一天上千元——大医院的楼越来越高,病房装修越来越靓,各种设施堪与星级宾馆相媲美。

专家还尖锐地指出,“除了少数医院能够争取到政府拨款支持扩建病房门诊大楼外,绝大多数医院的扩建、装修都来自医院的盈利和银行贷款,银行对医院贷款搞建设的信心很大,不像其他行业那样难以获得批准。”

医生变成商人
现在医生不仅要负责看病,还要负责盯着病人的口袋,一旦病人没有钱了,就得想办法让病人交钱,甚至找理由赶病人出院。某大医院在病人欠费逃走的管理规定上明文规定:病人未交的医药费用,由主管医生负责10%,科室负责40%,并从科室奖金总数中扣除。如果哪个医生主管的病人“走失”,这个医生就成为科室的罪人,因为整个科室每个人的收入都会受到影响。有的医生觉得这种规定让自己的职业荣誉感尽失。

贵重药品“卖”得好
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计有5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有12000家,零售企业12万多家。药品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价格应该下降才对,但是药品却出现价格上升、越贵越好“卖”的反常情况。球囊是心肌梗死进行介入手术必须用到的器材,某规格的球囊报关价每个496.2元,一级代理商批发给二级代理商的价格达到3600元,二级代理商卖给医院时达到7000元,加价13倍多。而在医院,一些常用的便宜药物也不见踪影了。

一位专家分析说,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实行医院药品加价政策,药品越贵,医院得到的利润就越多。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一些医疗器材必须不断加大利润空间,经手操作者得到的好处才会多。

高端设备是抢手货
从1994年医疗体制改革开始,有条件的医院争相购进大型检查设备,凭借昂贵的检查费赚钱。以PET-CT为例,仪器标价3000万元,多数仪器由合作者提供,医院只需提供地盘和品牌。检查一次材料成本约为1800元,但医院收病人1万元。到2005年年底,经济发达的广州、佛山两地方圆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7家医院已经或者即将拥有PET-CT,这一数量比一些发达国家全国的数量总和还多。

专家认为,如果广东由政府投资仅设立一个PET-CT检查中心面向全省患者,检查一次只收2500元就能维持运作,更多百姓才能享受到这种顶级医疗技术。

更多相关报道请关注23日出版的《南方日报》。
————“看病难、看病贵”单靠医院自身无法解决
————公立医院改制难成主旋律,关键在于加强内部管理
————中国医药生产企业重组将是重头戏
————大多数中小医院的医疗设备常“带病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