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我不会忘记……
(2014-08-13 06:36:34)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散文心曲 |
金老师,我不会忘记……
弹指一挥间,您离开我们十年了。
您的音容笑貌,像电影时常播放于我的脑海。您对我在文学上、生活上的帮助、教诲仿佛就在昨日,历历在目。
我不会忘记,读到您的第一篇文学作品是小说《枫岭红》。记得那是1977年,我在蓟县新华书店买到的这本小说集,回到家细细读、慢慢品。于是就有了想见到您的欲望,于是就有了想自己写点儿东西的想法。
我不会忘记,第一次与您见面是在1979年一次文化馆组织的文学创作会上,您平易近人、谦虚好学的精神感染着我。后来就与您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就通过您认识了很多作家和朋友,后来就逐渐认识了您的家人,并成为朋友。
我不会忘记,您鼓励我搜集整理蓟县民间传说故事,亲自帮我修改稿子。在您的帮助和推荐下,1981年我的第一篇民间故事《青池的传说》在《天津日报(农村版)》上变成了铅字。1987年我被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有作品在内刊《天津民风》陆续发表。
我不会忘记,八十年代与您在天津参加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我叫金振东,蓟县一中高级教师……”您在会上铿锵有力的自荐发言,引来与会人员雷鸣般的掌声,受到主持人冯骥才的高度赞扬。您当之无愧当选了理事。您为蓟县民间文学的发展立下的不朽功劳是有目共睹的。
我不会忘记,1988年的一天,我从农村老家休假回单位,打开宿舍,第一眼就看到您送来的刚出版的故事集《时迁外传》。透过油墨的芳香看到了您辛勤的汗水,“王旭建先生留念……”透过苍劲有力的题签看到了您慈父般的面容。后来您每次出版新书都亲自送到我的手中,都认真地题签。
我不会忘记,那天同事喊我接电话。“旭建,马上写一篇关于蓟县出租车当前状况的稿子送来急用,不超过一千字,实事求是,数字要准确,语言要精炼。”您在“益海商厦”编辑《消费资讯》。第二天,我写的稿子就上了头条。当年我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我不会忘记,那年文化馆组织业余作者去北京采风,回来的路上,大家又累又困。车内年纪最大的您大声说道:“谁唱一段,我发奖励,唱一首歌奖一个橘子!”一下子活跃了气氛,顿时车内歌声阵阵,笑声朗朗。
我不会忘记,2004年4月参加渔阳酿酒有限公司征文发奖活动,您获得特等奖。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您祝贺。听您当场朗诵自己的作品,我感动了。并不是因为您朗诵的内容多么精彩,而是我看到您因化疗掉了大部分头发而不得不带着帽子时,我心里不是滋味。因为我想到,这样一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作家即将离世,多么残忍啊!虽然我也用力为您鼓掌,但同时我的心在流泪。
您走了,一晃就十年了。十年中我对您的怀念与日俱增。您的神态、您的精神,难以忘怀,挥之不去。您送给我的书籍,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我拿起笔。您对我的帮助、教诲我将永远铭刻在心。
2014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