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集锦
(2009-02-07 09:49:53)
标签:
八大家《易》《周礼》欧阳修山西杂谈 |
分类: 杂谈曲艺 |
小知识集锦
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人专写散文,称之为“唐宋八大家”。
清朝时曹尔堪、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禛、汪琬、程可则,皆工诗,称之为“海内八大家”。
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等俱工骈文,称之为“骈文八大家”。
(1983年11月27日《天津日报农村版》)
九经
唐以科举取士,在“明经”科中,有《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谷粮传》《公羊传》),连同《易》《书》《诗》,叫做“九经”。
宋刻巾箱本九经白文,以《易》《书》《诗》《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为“九经”。
明郝敬《九经解》,以《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仪礼》《论语》《孟子》为“九经”。
清纳兰成德《通志堂经解》,以《易》《书》《诗》《春秋》《三礼》《孝经》《论语》《孟子》《四书》为“九经”。
(1983年11月17日《天津日报农村版》)
以“四”相称的人
战国四公子: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
唐初四大书家:褚遂良、欧阳修、虞世南、蔡襄。
北宋四大书画家:苏轼、黄庭坚、米芾
南宋四大书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元四大书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明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义宾。
明四大书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清海阳四家: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弘仁。
清山水画家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
(1985年8月4日《天津日报农村版》)
九大名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是万里长城的起点,自古为交通要冲,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紫荆岭上,是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要口之一。
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县北,旧称军都关、蓟门关,长城要口之一。
娘子关:在山西平定县东,为山西、河北两省要塞。
平型关:在山西繁峙县东北,长城要口之一。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北,为长城要口之一。
武胜关:在河南信阳县南,为大别山的隘口。
嘉峪关:在甘肃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居高凭险,长城之终点。
友谊关:在广西凭祥市西南,旧称大南关、首界关。
(1987年6月21日《天津日报农村版》)
我国历史上的“六圣”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一生写下大量的现实主义诗篇,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别》,他被世人称为诗圣。
画圣:唐代画家吴道子,最擅长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被尊为画圣。
书圣:东晋王羲之的书法“漂若浮云,矫若惊龙”,称他书圣,当之无愧。
史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自幼读书,博闻强记,著有《史记》,被后人成为史圣。
医圣:汉末时,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勤奋学习古人治病经验,博采众长,写出著名的《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被后代医学家视为必读经典,张仲景也就成了医圣。
草圣;汉朝书法家张芝,人称草圣,他擅长草书,对章草(旧隶的草体)造诣更深。
(1987年10月11日《天津日报农村版》)
诗歌何时称“首”
在我国古代,诗歌不称首,而称为“篇”或“章”。例如武功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统称为“九章”。诗歌称“首”,始见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位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位叫支通的诗人,在《咏裨道人诗序》中写道:“聊著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如唐朝韩愈《与于襄阳书》中云:“谨献旧作为文一十八首”。由此推算,把诗歌称为“首”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
(1986年11月2日《天津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