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春联

(2009-01-22 19:20:28)
标签:

春联

对联

对子

孟昶

长春

文化

分类: 杂谈曲艺

浅谈春联

 

春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过春节时张贴春联、窗花、剪纸等民俗在我县农村还依然保留着。春联的内容,习惯上多是祈求吉祥一类的词句,也有总结过去一年和向往未来的含义,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等等。

一般都认为对联的起源于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寿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等都有这类记载。如《蜀寿杌》说:“蜀末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床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清代梁章的《楹联丛话》说:“尝闻纪文达(即纪晓岚)师言:楹怡始于桃符。蜀孟昶‘长春’一联最古。”

对联溯源于桃符,而在周代,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风俗。桃符本来只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开始在桃木板上画神茶、郁垒两个神像为符。后来人们每到春节前夕,用新的桃符替下旧的桃符。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便是此事。在桃符上题对子,则是自西蜀孟昶之后才盛行于宋代。再后来逐渐用纸代替了桃木板,已经是春联或门对子。

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和柱上,普遍用作装饰及交际庆典。和春联一样,字多少无规定,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但春联专指春节间贴在门上的对联。

春联一般用红纸写,或黑字、或金字,寺庙则用黄纸。

春联是文人大有可为的阵地,每年临近春节,集市上一些书法爱好者,放桌子,摆上纸张、笔墨,现写现卖,别有一番风趣。春联不仅起到宣传教育、美化生活的作用,而且又是提倡书法的机会。

至于窗花、剪纸,更是显示巧手的民间艺术。贴上几张,增加节日气氛和色彩,值得提倡。现在已淘汰了诸如送灶王、迎财神之类的陋习,增加了公民道德建设、学科学、讲文明等内容,帮助人们移风易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