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手》教学反思
(2011-03-16 22:48: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神奇的手》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分析:
《神奇的手》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此单元分为《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意儿》《打扮我的小天地》三个主题,神奇的手是主题一《我有两件宝》的第一课时。我的手儿巧这一单元主要体现“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自己能做的是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性,有毅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主题一《我有两件宝》着重让学生了解大脑和双手是人的两件宝,感受体验用手用脑的乐趣。
《神奇的手》这一课时是通过“会做事的手”“会认东西的手”“会说话的手”“会表演的手”“会创作的手”四大板快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手,为自己有一双能干灵巧的手而高兴,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有一双灵巧的手而高兴。
了解手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完成教学目标了,让学生有因有一双灵巧的手高兴,能够充分体验动手的乐趣。这一点我做到了。在课的设计上我是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循序渐进地带领着孩子玩的,而且每一板快我都设计了让孩子体验小手的功能后再夸一夸自己的小手,课的设计上是比较连惯的,自己的想法也贯穿始终。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在教学过程中感觉让我比较高兴地是这一次比较放松,在候课时我就微笑着和老师打招呼。授课的过程中导入很自然,让同学们对来听课老师鼓掌表示欢迎,这也与手的相关。谜语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这节课研究的是手。
会做事的手,先让同学们说说,再看屏幕上的图,充分体现会做事的手。(自已和学生表达语言有的话不完整),高潮在小手体验上,系红领巾,现场气氛很感染人,让我也很动,有的同学不会做,我马上提醒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你的小手还能帮助别人呢,随时引导,效果不错。(时间把握的不好,总是担心时间长了,有点着急)
会听话的手,是我比较满意的,因为我一切放开,和孩子做游戏是那么的自然,在玩得过程中,是那么的开心。在孩子知道自已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时,我就表扬你的小手真聪明,有的孩子第一次答不对时,我就鼓励让他再试试,整个都摸一遍,找找特点,主要是启发孩子动脑筋,这一点我觉得处理得不错。本想把这个游戏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听课的老师坐在孩子身边,感觉一下子把孩子固定到一个圈子了,孩子们不自由了,所以我干脆把这个游戏时间就缩短了,许多孩子也留下了遗憾!(客观原因加主观原因)
会说话的手,播放刘翔的视频,孩子们兴趣很高,刘翔欢呼地场景我停下了,本想引导学生说,但是孩子总是说不到点子上,我又着急了,一下子给说出来了,我的弱项在这个地方充分得到了暴露,着急,包办,(能力不够),这一环节感觉用得时间稍微短了一些,但会说话的手也讲明了,唯一的一点是让学生体验的太少了(还是着急在作怪)。
会表演的手,领导给我提出的意见我忠恳地接受,跳雀舞是中午临时加上的,结果用得不是很恰当好处。手影,播放给孩子们看,那一下子兴致全提上来了,边看,孩子们还边议论,吸引孩子的眼球,他能不听话吗?孩子们做手影的兴致也很高,我只叫了几位同学,其它的同学引导回家做做!
讲到这个地方,我感觉自己的脑子一下子空了,讲完了,不会总结了,有点迟疑,时间还得十五分钟左右,又接着引出会创造的手,通过看几幅图片,田放能说出会创造的手,真是太牛了,可惜我的话没及时跟上表扬。总感觉欠缺的太多了。
用儿歌来引出我们还要用脑,我想过渡来,因为没有试试,自已感觉过渡的特不自然,呵呵,生硬地出来了儿歌,还是语言上的功夫不到位。
用《感恩的心》结束本堂课,总是感觉孩子有些没有大胆放。看来有听课老师那么多,也受拘束呀!
反思之后,感觉需要添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多,我对自己的课评价是幸亏和孩子们在一起上课还有激情,能够和孩子们很融洽地上课,很开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