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解其中味?

(2006-08-02 10:26:14)

谁解其中味?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诗,很多年来,许多红学家都在潜心研究《红楼梦》里的秘密,对于《红楼梦》,我们较流行的解释是它通过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同时通过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这些评论都是我们后人加在《红楼梦》身上的,但是曹雪芹写这部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有人说《红楼梦》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曹雪芹和宫里人串通害死了雍正皇帝,他将这个秘密写在《红楼梦》里,然后曹雪芹故意不写出后四十回,为的是让大家通过对前八十回的研究去发现这个秘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离奇,但是还是值得研究.

还有,到底贾宝玉的原型是不是曹雪芹自己?按一些史料记载,曹雪芹的长相不是属于清秀一类的男子,他为何塑造一个轻灵飘逸的帅公子?另外《红楼梦》到底是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真的是全书的主线吗?

不仅《红楼梦》,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也是一部应该令我们再思考的作品,我们传统的看法是《西游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形象,反映了人民追求自由及不畏权势的反抗精神.

可是吴承恩撰写《西游记》的真正目的真的是歌颂孙悟空吗?我看不尽然,众所周知, 《西游记》是根据历史真实故事唐僧取经加上民间各种流传版本加工编篡而成,可以说,唐三藏绝对是小说里的第一男主角,最早的版本里也都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些人物,这几个人物都是吴承恩为了故事的需要杜撰出来的,既然是后来加的人物,那他一定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塑造他们的目的应该是给唐僧作陪衬的。

我个人认为,《西游记》完全是一部宣扬佛教的作品,它歌颂的是唐三藏为了追求佛法不怕艰险的精神,它通过孙悟空这个不守规矩、胡乱斩妖的猴子来反衬唐僧的慈悲及佛教对人对妖的宽大,同时借着猪八戒对女色及名利的贪懒表现唐三藏取经的意志坚定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教义,可以这样说,《西游记》就是一部歌颂唐三藏的作品,同时歌颂了佛教的伟大,孙悟空那么厉害,不也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吗?孙悟空再能斩妖,唐僧一念紧箍咒,他还不是乖乖听话吗?

唐僧认为:即便是妖,也是可以教化的,为什么一定要打死哪!这完全符合了佛教的思想,《西游记》里唐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妖精的当,可是过后他还是不听孙悟空的话,这就是唐僧心中佛教思想的体现。大家在看《西游记》的时候为什么每次都对唐僧的不识好人心那么着急,甚至很恨唐僧,唐僧难道是傻子吗?不,唐僧是个极聪明的人,但是,他唯一执著的就是他的普渡众生的思想,他这点是和孙悟空势不两立的,试想一下,如果唐僧在取经途中做主杀了几十个妖精,那他去西天取经的意义又何在?

《三打白骨精》是表现唐僧的慈悲为怀及对佛法坚信不移的重要一章,白骨精第一次变化后就对唐僧说:“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此话一出,唐僧怎会相信她是妖精?妖精第三次变化后说:“我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对这样一个如此虔诚的佛教徒,唐僧更不会允许孙悟空随便杀生的,最后孙悟空被紧箍咒折磨的要死,同时也被赶回了花果山,吴承恩在这里要表现的是凡是与佛教教义有冲突的人都不会得逞,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唐僧。

在《西游记》里,虽然有几次唐僧的道歉,但你仔细看都是无关痛痒的,唐僧也就是一句:为师错怪你了,草草了事,可以看出唐僧的不情愿,或者是他根本觉得自己就没有错,只是为了找个台阶下罢了。

如果《西游记》真的是歌颂孙悟空的话,作者一定会安排孙悟空能自己解开紧箍咒,但是他不能,最后还得在孙悟空成佛后紧箍自然消失,可见作者对佛教怀着多么虔诚的敬仰之情。

真的,如果没有作者本人的态度,我们后代人很难从书里猜出这些作家们到底要表达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