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元昭化古城: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

(2013-09-22 12:08:02)
标签:

广元

太极图

昭化古城

三国重镇

太守街

分类: 旅游见闻
    昭化古城,自唐虞开始,四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有史可鉴。尽管历史悠久,但古城文明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较小,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它浓缩了中国地方政权连续的建置史,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有“巴蜀第一县”之称。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较好的一座古代县城城邑和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素有“蜀国第二都”之称,是蜀汉政权兴衰的历史见证地。
    “沿山树色来窗外,彻夜江声落枕旁。”这是古代诗人对昭化古城依山傍水美丽景色的感赞。白龙江、嘉陵江、牛头山、古驿道、天雄关、山水太极自然奇观,构成了昭化古城大山大水、气势磅礴的壮美画卷。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白龙江、嘉陵江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直径约5公里,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自然山水太极图,古城则位于山水太极阳极鱼眼之处,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极” 自然奇观之美誉。

    穿过瞻凤门,就进到古城。一条太守街,几乎将古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有县衙街、衙门巷,南有吐费街、剑刀巷。昭化古城这些主要的大街小巷,完建于明代,全用清砂石做成条状,按三横两纵铺就而成,中间高,两边低,呈瓦背形,两侧有排水暗沟。同时,昭化古城内的古街道全部呈“丁”字型布局,且街道互不直通,城门不相对,充分体现了军事重镇的防御需要,是当时县级以上城市的街道格局。东去与桔柏渡相连,西出与金牛古驿道贯通,现保存完好的石板街有相府街、吐费街、太守街、县衙街、衙门巷等五条,总长1025米,是四川境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之一。
http://s2/mw690/437253ddtx6CQAJnOA921&690
http://s9/mw690/437253ddtx6CQAYAc4M78&690
    昭化古城的街道,建筑,城楼,牌坊,都保存完整,地势有高有低,小路错综复杂,充满生活气息。
http://s14/mw690/437253ddtx6CQAKexydbd&690
http://s2/mw690/437253ddtx6CQALfuxz91&690
http://s7/mw690/437253ddtx6CQAMxWOGa6&690
    昭化考棚是为本县及邻县学子应试岁考和科举而设,始建于清同治(1856-1875)年间,因年久失修,大部毁损,2008年修复。昭化考棚可供322名考生同时考试,考棚内设有听事房(即值班房)、管房(监考人员休息场所)、考舍(考试用房)、照房(档案室)、大堂(主考官办公场所)、致公堂(阅卷室)等。 
http://s1/mw690/437253ddtx6CQANsVsQ90&690
http://s4/mw690/437253ddtx6CQAOxHAn13&690
连续的阴雨天终于结束,久违了晴朗的蓝天。
http://s14/bmiddle/437253ddtx6CQAPxHw91d&690
http://s1/bmiddle/437253ddtx6CQAQnIMo70&690
    考棚西侧有座为祭祀孔子而立的文庙,昭化文庙始建于宋,曾历七次改建,建筑大都被毁,现在仅存的大成殿是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所建,2008年按原样修复。
http://s9/mw690/437253ddtx6CQARwaa468&690
http://s5/mw690/437253ddtx6CQASkcKga4&690
http://s11/mw690/437253ddtx6CQATqsAO7a&690
http://s8/mw690/437253ddtx6CQAUdJjhf7&690
游走四川古城,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就是坐下来嗑一碟瓜子,饮一杯盖碗茶。
http://s11/mw690/437253ddtx6CQAVaV1E0a&690
http://s15/mw690/437253ddtx6CQAVBHFYbe&690
    孝友牌坊为清代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皇帝御批为孝友王杏舒所建,按原样复建。为南方牌坊式样,四柱一门两户分三层,高8.48米,宽5.8米,以浮雕和镂空雕为主,牌坊最顶部由宝珠组成的部分被称为是宝顶,象征着皇权、地位和吉祥的意思。上面有“孝友”两字,旧时是以右为大,“孝”是指孝顺父母,“友”是和睦兄弟。上面所有的图文和文字全都是跟孝道有关的,下面有幅横匾,讲述的就是孝友王杏舒的事迹。王杏舒,是昭化人,副贡生,他父亲中年去逝,他为父亲守孝了三年,后来母亲身患重病,而在此同时自己也得了重病,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没能忍心告诉母亲,在尽心侍奉母亲的同时还抚育和照顾着四个妹妹和三个弟弟,到后来弟弟都考起了贡生,妹妹也都嫁进了名门。而且王杏舒这个人品格非常好,他还乐善好施,助学修路,他的事迹非常感人,昭化县令将他的的事迹上报朝廷,皇帝便下旨修建了此牌坊加以表彰,教化后人。 
http://s7/mw690/437253ddtx6CQAWkSto76&690
http://s10/mw690/437253ddtx6CQAWXl9fd9&690
http://s12/mw690/437253ddtx6CQAXC0pZ4b&690
    葭萌坊,整个牌坊雕刻技术精湛,图饰古朴典雅。在春秋时期,今昭化嘉陵江流域一带生活着的居民,人们称他为苴人,其实苴人是巴人的一支,他们主要靠捕鱼打猎为生。至蜀王九世开明尚时,蜀国征服巴国苴人集聚区后,蜀王封地给他的弟弟于苍溪县北至汉中以南之地为苴侯国,号苴侯,并将都邑建在嘉陵江与白龙江交汇的土基坝上(当时叫吐费城)命名为葭萌。在《华阳国志蜀志》记:“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葭萌坊上雕有一幅柱联“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
http://s7/mw690/437253ddtx6CQAZrE2yb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