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腹茧症

(2015-03-06 21:23:23)
标签:

转载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原文地址:腹茧症作者:你若安好

今天是静静术后第7天,恢复得还不错。不再有腹胀的感觉,饮食及大小便都正常了。病理回报:右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右侧输卵管积水。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万一病理有事,再次手术麻烦可就大了。

静静结婚6年,一直没能怀孕。1月前来我们医院就诊,彩超发现卵巢囊肿8cm,双侧输卵管积水,建议宫腹联合手术。1周前住院,术前详细检查,未发现有手术禁忌症。

手术那天,我跟另一个同事先上的手术台,常规消毒后进气腹针,进针时就感觉那针好像箍了紧箍咒一样,落空感也不明显。抽了一空针水做个实验,水无障碍进去了。接上气腹管开始充气,腹部膨隆地很慢,等到气腹压力升至10mmHg时,我进脐部的10mm的鞘壳。仍是被箍了一样,小心再小心,稳住手腕,还是有落空感的,可是进去镜子一看,肠管在哪里?子宫附件又在哪里?只是看见了一个膜状的浅腔隙。腹膜外?大网膜?都不像。进出了几次,那个腔越来越大,越不像腹膜外了。那一瞬间,“腹茧症”掠过了我的脑海。之前曾见过1例这样的病人,所有的腹腔器官都被一层层的膜包绕,仿佛永远也见不到器官的真面目。

主任来了,在仔细探查一番后,也确认这就是一例腹茧症患者了。这样的病人,常常会因为进不去腹腔放弃手术,开腹尚且困难,腹腔镜更是会因为气腹压力的异常升高而被迫中断。

但是,艺高人胆大。主任开始用镜子在那些膜状的粘连带上反复的分离,那些膜状的组织重重叠叠,缠缠绵绵地粘在肠管上。对了,没发现大网膜!是否这也是腹茧症的特点之一?(事后查了相关资料,确实如此!)经过了千辛万苦,好在镜下的空间越来越宽阔,可以分出左侧的盆壁进一个操作孔了……可以进2个操作孔了。但是离我们的目标-子宫卵巢输卵管还有多远?不知道。

总以为近在咫尺,其实还远在天涯!那些若隐若现的肠管就是例子。提起一层粘连,单极切开,还有一层,再切开,还有一层,再切还有—崩溃!

我们就在那些粘连带里奋斗着。

终于发现目标了,那些鼓鼓的软软的东西是什么?是输卵管吗?还是囊肿?表面有粘连,与子宫盆壁之间也有粘连,分呗!

终于有点眉目了,看见了我们想要看到的—右侧卵巢形成一个8cm大小囊肿,双侧输卵管都积水,形成5-6cm的包块,子宫被输卵管、卵巢囊肿挡在了后方,你粘着我,我粘着你,彼此身上还都披了一层层的膜状的纱。解剖、功能从何谈起?

于是,切除了右侧卵巢囊肿,切除了右侧积水的输卵管,结扎了左侧输卵管,叹息一声,结束手术。

手术做了6个多小时,只是一遍遍转换着身体的重心。

去做试管?也只有去做试管了!

链接: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其特征为腹腔部分或全部脏器被一层膜样物包裹,形似蚕茧。又名先天性小肠禁锢症,小肠茧状包裹症,包膜内粘连性肠梗阻和小肠节段性纤维包裹症群,腹腔茧状包裹症等。病因不明。临床报道多为青春期女性。本病术前诊断困难,常以腹部包块或肠梗阻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腹部包块,呕吐,不规律排气排便或无排气、排便。患者大多体质衰弱,后期病情严重,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也有无症状型,多为腹部其他手术时偶然发现

病因:

1 可能继发于某种腹腔内炎症。

2 先天性发育异常:常为大网膜缺如。由此推测可能系大网膜发育异常或小肠系膜呈双套筒发育所致,造成包膜内肠粘连的原因可能与后天因素有关。还有学者认为腹茧症是一种先天性十二指肠旁疝或结肠系膜疝。

  3 药物影响:Seng报道的病例中有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史,(每日80mg),认为普萘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减少了控制细胞正常增生的环磷酸腺苷酸(cAMP)及环磷酸鸟苷酸(cGMP)的比例,导致胶原过度增生和腹腔纤维化。

    4 原发性腹膜炎Francis注意到腹茧症在肝硬化、肾炎、恶性肿瘤及心力衰竭伴腹水病人中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肝硬化病人行LeVeen分流术后多见。王荣华则报道结核性腹膜炎病人发病率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