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浙江省放射科影像技术和诊断质量评价指南

(2014-03-24 08:21:26)
标签:

转载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DR影像质量要求

一般要求

1、X线照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2、X线照片标识,左右标志正确,检查号、检查日期、检查医院、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图像放大比例或比例尺等信息完整。

3、用片统一,用片尺寸合理,分格规范,照射野大小控制适当。成人胸片不小于11×14英寸。

4、图像放大比例一致:正位片与侧位片或斜位片放大比例一致。同一部位不同时间摄片放大比例一致。成人胸片放大比例不小于65%。

5、整体画面布局美观,影像无失真变形。

除上述一般要求外,优质图像标准

1、密度合适:(照片中诊断密度范围控制在0.25-2.0之间)。

2、层次分明: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

3、摄影体位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中放射科技术质量标准。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的解剖投影,无失真。

4、照射野大小合适: 被检部位影像全部在照片上显示,但不应过多包含非检查部位,尤其是内分泌腺;重点组织界限清楚;脊柱应含相邻椎体;四肢长骨应至少包括1个邻近关节;肋骨应包括第1或第12肋骨。

5、无体外伪影。

6、无运动伪影。

7、特殊检查体位应标注。

8、胶片无污片、划片、粘片、指纹。

 

CT、MR影像质量要求

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和疾病诊断需要,合理选择扫描范围、扫描参数、检查序列。

2、扫描范围必须包括整个被检查器官或部位。

3、选择合适窗宽窗位,因头部外伤的头颅CT扫描必须有骨窗。肺部扫描必须有肺窗和纵隔窗。

4、对于CT检查,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X线剂量。

5、增强扫描增强效果良好。

6、定位标识明确,一般信息完整。

7、CT、MR照片应有定位相。

8、CT、MR照片排列顺序:横断位:躯干从上到下,四肢由近到远。

冠状位:由前到后;矢状位:由右到左。

9、对不同检查部位的CT影像质量标准,参照浙江省《放射科管理与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二节,CT影像标准。

D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目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图像层次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投照野控制

投照野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伪影

 

不影响诊断的伪影,如内衣扣、金属线

5

有可能误认为病变的伪影

50

伪影范围较大,掩盖诊断区。

50

呼吸伪影或运动伪影

5~10

抽查胶片,有污片、划片、粘片

5

图像标识

不完整

5

图像重要标识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摄影体位

不标准

15~20

特殊体位

无标注,如腹部立位位,水平侧位

10

摄影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摄影部位是否一致

50

图像放大比例

抽查胶片,图像放大比例是否一致

5

用片统一,尺寸合理

抽查胶片

5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D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CT、MR影像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 

评价内容和方法

扣分

图像对比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图像,对比欠佳

5

图像层次

看电脑图片或胶片,层次欠分明

5

扫描范围

过大或包括不全

5

人为伪影

如未去除金属物引起的伪影

10

运动伪影

不影响诊断

5~10

设备伪影

不影响诊断

5~10

增强扫描增强效果

欠佳,但不影响诊断

10~15

图像标识

不完整

5

图像重要标识错误

如左右、姓名、性别错误

50

定位相

抽查胶片,应有定位相

5

照片排列顺序不规范

抽查胶片

5

检查部位错误

对照申请单和检查部位是否一致

50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CT、MR影像质量要求,每份图像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影像诊断报告评价内容及方法

 

项 目

备注

扣分

描述内容与诊断结论欠一致

 

10

主要征象未描述

 

15

主要征象描述不全

 

5

主要征象描述错误

 

25

主要阴性征象未描述

指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

5

用语不规范

 

10

错误用词

如男性盆腔检查出现子宫等词汇

10

描写简单

 

5

左右错误

 

50

特殊检查体位未描述

如DR站立位摄片、CT俯卧位扫描

5

增强扫描情况未描述

 

15

明显的漏诊或误诊

 

50

质量等级评价方法:结合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每份报告为100分,扣完为止

优:≥90分

良:80~89分

差:70~79分

不合格:<70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