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又被称为“五常法则”或“五常法”。5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凡事认真、遵守规定、自觉维护整洁环境、文明礼貌等良好习惯,最终全面提升人的品质。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前两S,目的仅为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品质控制需要又逐步提出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使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在丰田公司倡导下,5S对于塑造企业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后来,有的企业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Safety),形成“6S”;有的企业再增加了节约(Save),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坚持(Shikoku),形成了“10S”。万变不离其宗,它们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
整理(SEIRI,需与非需、一留一清)是指将工作场所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以便腾出空间,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也有利于精准的成本核算。整理要有正确价值意识,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整顿(SEITON,科学布局、取用快捷)是指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地标识,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整齐齐。整顿三要素是场所、方法、标识;整顿三原则是定点(放在哪里合适)、定容(用什么容器、颜色)、定量(规定合适的数量)。清扫(SEISO,美化环境、拿来即用)是指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保持亮丽的工作环境,要确定清扫责任区,建立清扫基准与规范。清洁(SEIKETSU,形成制度、贯彻到底)是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要注重稽查、竞争、奖罚。素养(SHITSUKE,遵守制度、养成习惯)是指通过晨会、礼仪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在了解5S现场管理法的基础知识基础上,掌握实施5S的正确步骤与方法就很重要。其第一步是成立推行组织;第二步拟定与企业具体情况相结合的5S现场管理方针及目标。方针的制定要有号召力;第三步是拟定工作计划及实施、评比、奖惩等方法;第四步是对全员进行多样化的教育,让员工了解5S活动能给工作及自己带来好处从而主动地去做;第五步是活动前的宣传造势;第六步是实施;第七步是确定活动评比的评价指标与相应的权重系数;第八步是现场检查考核;第九步是实施评比,公布成绩及进行奖惩;第十步是进行检讨与修正,不断改善提高;第十一步是纳入定期管理活动中,进行标准化、制度化的完善。
5S现场管理是全面生产管理(TPM)的前提,是全面品质管理(TQM)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5S现场管理法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我查阅了中文的全文数据库,发现5S现场管理法应用于我国医院管理的学术文章并不多。再查谷歌、百度等几大搜索网站,倒也看到不少医院将5S现场管理法应用在创造良好诊疗环境、护理管理、窗口服务管理、药房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材料。其实,5S现场管理法的应用范围与实际内涵远不止这些!
最近,南宁市在轰轰烈烈地搞“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我也曾到市卫生局开过相关工作会议。据说市属的一些医院,不管临床护理还是行政后勤科室,内务都很整洁,不知道是不是全面应用了5S现场管理法。我办公室一位负责创城的负责人也曾提过搞全院各科内务大比拼、大竞赛的想法,不知她是否考虑过用这套5S现场管理法。如果借助点外脑,结合医院实际,实施起来应该不难。我好像又胡思乱想了!又扯远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