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DXY偶然看到了一幅油画《The
Doctor》,深深地被画中所描绘的场景所触动了,很久没有这样了。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位医生在一间极其简陋的茅舍内救治病孩的感人场景:在油灯照亮的草房中央,手托着下巴的医生正俯身凝视着刚刚苏醒的小女孩,,
小女孩躺在由两把椅子搭成的病床上,她左手无力地垂落在床边;病孩的母亲显得十分焦虑、忧伤和疲惫,正无奈地埋头趴在角落边的餐桌上。女孩的父亲笔直地站立在一旁,一手轻轻抚在母亲的肩上,他脸上坚毅的表情透露出对医生的信心和寄托。低矮的窗户投进的破晓晨光,表明此时已经是黎明时分,医生经过通宵的抢救,已让病孩摆脱危机,控制住病情,而略显疲惫的医生却依然目光专注,全身心地集中于病孩身上,正思考着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这幅油画是由英国著名画家塞缪尔-卢克-菲尔德斯爵士(Sir
Samuel Luke Fildes)在1891年创作的传世佳作,取名为《医生》(The
Doctor)。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来自生活。菲尔德斯的创作灵感来自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是1877年,34岁的画家的亲生儿子不幸夭折,
鉴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为其儿子治疗的古斯塔夫斯-莫里医生(Dr Gustavus Murray )已经尽了他最大的努力。
在治疗过程中,莫里医生所表现的职业热忱,娴熟医术和周到照顾深深感染了当时年轻的画家和父亲菲尔德斯。历历在目的医生救治场景使他萌生创意兴奋点,他要为白医天使创作一幅画。他构思了一幅在黎明破晓时分,孩子刚刚醒来时,医生正陪伴在旁精心照料的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该油画作品创作所处的年代,抗生素尚未发明,医生还缺乏有效的药品和工具,无数的孩子在传染病肆虐中夭折。即便如此,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画家被自己儿子医生的敬业态度所打动。于是在他的这一作品中为普通医生塑造了无论贫贱、无论老少,忠于职守,治病救人的天使般形象,作品问世后,深受公众喜爱,这幅油画如今已成为医生这一崇高职业的形象,它的复制品被悬挂在西方很多医院大厅或医生的诊所办公室里,也成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常用道具,激励着医务工作者为病人的健康而努力奋斗。 一名医生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学生说:
“图书馆的书籍和课本不会完成或体现这幅图片所能表现的场面的精神,这幅作品将能激励医学界人士在医学临床实践中,
更加富有信心,责任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