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和MRI分析

(2008-10-09 16:47:19)
标签:

终板

椎体

骨软骨炎

髓核

医学影像学

杂谈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椎体终板是位于软骨下紧贴着椎间盘的一层薄的密质骨[1],它与纤维环及髓核一起组成椎间盘[2]。骨软骨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与外伤、营养、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好发部位为股骨头,胫骨结节等四肢骨,亦可发生于椎体终板。本组病例显示,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发生于上缘者多于下缘者,似乎符合“同椎间隙中, 终板上厚下薄”这一解刨基础,发生机率为腰椎最多,颈椎次之,这说明终板损伤与局部活动、负重程度等复杂因素有关,不单由终板的厚薄决定。

    随着MR的普及, 终板炎检出率也将逐渐增多。终板炎常引起明显疼痛症状,本组病例中除此症状外,无体温、血象、血沉异常。椎体终板炎常见的MRI表现为沿椎体终板及相邻椎体呈带状或斑片状的异常信号,多表现边缘清楚。终板炎的MR异常信号病理上认为是终板及其下的松质骨损伤和改建。Modic将其分3型:Ⅰ型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Ⅱ型为T1WI高信号,T2WI略高信号;Ⅲ型为T1WI、T2WI均低信号[3]。 国内学者将终板炎分为Ⅰ~Ⅳ期,即活动期、移行期、稳定期、痊愈期[4]。而Ⅰ型的信号改变则为终板的破裂,邻近骨松质形成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是血管化的过程[3]。其MRI异常信号多数是环绕在Schmorl结节的周围(图1),除损伤作用外,免疫反应的因素极有可能。本组病例以Ⅰ、Ⅱ型表现者为多,共234处。文献报告[4]Ⅰ、Ⅱ型为病变活动期,病人有自觉症状。同时,本组亦显示多发者很多,即一个病人同时有多个终板发生炎症。因为多发,各处病程进展不一,往往同一病人不同终板可以处在不同时期。而不同时间检查,同一终板又可演变为不同时期, 不同类型。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典型者MRI易诊断。笔者发现有少数Ⅰ型终板炎表现较特殊,容易误诊(图2)。本组病例中有3处Ⅰ型终板炎病变区较广泛且有Schmorl结节的嵌入,尚铁松等对嵌入椎体的Schmorl结节的病理研究发现,突入椎体内的组织有3种类型:髓核、透明软骨、多血管的结缔组织[5]。这种较广泛的无菌性炎性反应很可能与嵌入的髓核或纤维环所致自身免疫反应有关[6],依个体不同,这种无菌性炎性反应可以累及很大范围。这一结果是否说明:终板破坏,髓核突入椎体形成许莫氏结节是骨软骨炎的一种结局,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临床上,椎体终板炎常被忽视,如遇到类似于本组中病变区较广泛的病例易误诊为转移瘤、感染或结核。转移瘤则是以椎骨溶骨或膨胀性破坏为特点,同时可侵犯附件、椎管或椎旁。椎骨的感染或结核除特有的临床症状外可形成椎旁或椎管的脓肿,更易破坏椎间盘。而椎体终板炎在活动期以血管化及无菌性骨髓水肿为主,后期伴终板的增厚、脂肪化或骨硬化,不典型的Ⅰ型终板炎虽然椎体病变范围较大,但并不出现椎旁的改变,除疼痛外也缺乏其他的临床表现。若同时发现其他椎体有典型的Ⅱ型终板炎改变,或病灶内与周围有脂肪信号混杂、环绕,或病变区可见Schmorl结节等征象时,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将为颈、腰痛疾病的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